第181章宋儒?明儒!
朱雀大道上李顯穆喝退諸生,最后那一句“難道禮部中有人將此事泄露”,可謂亮出了利劍,但凡知曉些內情的,便知道李顯穆直指禮部尚書胡英。
不等外人猜測,禮部尚書胡英已經直接上書彈劾李顯穆,附從他上書的有數十人。
說他——
“以假術妄圖替換大道”。
“質疑朱子神圣,不尊儒學大道,而另辟旁門”。
“四書章句集注乃先帝所立,尊為科舉正統,豈能改變”。
“心學只是一家之言,十年而成,不足為憑,豈能讓天下學子受其荼毒”。
“李忠文公雖有大才,儒學造詣深厚,可卻并非事事皆能如圣人。”
此事立刻震驚朝野!
彈劾之語流落在外,眾人皆驚呼,“這些罪名若是成立,便是要將李明達打落萬劫不復之地。”
“何止如此,對心學如此貶低,且這麼明顯的明褒暗貶,這是藉故攻訐李忠文公,掀翻心學,甚至要破李忠文公的圣位啊!”
赤裸裸丶明晃晃丶毫不掩飾的目的,如同在人聲鼎沸的街道上,抽刀出鞘便要拼個血淋淋的你死我活!
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是一場戰爭。
當對科舉政策的攻擊從李顯穆身上波及到心學身上時,便注定要有一方倒下。
當初李顯穆以內閣大學士加禮部侍郎進禮部時,許多人就猜測他會和禮部尚書胡英起沖突。
可誰都沒想到這麼快丶這麼急,且一上來烈度就直接升級到了心學和理學相爭的地步。
附從上書的只有數十人,可誰都知道,卷入其中的絕不止這些人!
李顯穆會如何回應?
“宋朝紛紛百年,所謂天縱之才,層出不窮,可最終不過是澶淵之恥,而后變法紛紛,卻沒有成事之人,及至靖康之恥,可笑可恨!”
禮部,正院之內。
回廊之內,屋舍之中,幾乎布滿了各司的官吏,此刻卻無人有心當值,皆望著院中。
如今恰是金秋之時,京城一年中氣候最適宜之日,四四方方圍著諸屋舍,中間有柳樹,葉落金黃,飄然飛舞。
可吸引眾人目光的卻不是這金秋美景,而是立于柳樹下的禮部右侍郎李顯穆,此刻正高聲而言。
“宋末之時,儒生可有革新天下的勇氣?
史冊不曾見!
只見到被蒙古人的鐵蹄輕而易舉踏碎。
只見到宋朝殘破的半壁江山隕落,宰相陸秀夫背負少帝跳海而亡。
宋儒何在?
臨了卑躬屈膝之日,說一句,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驅除不了蒙古人,保護不了老人婦孺,只會說這些訥訥酸腐之言。
上不能扶助宋朝守御江山,下不能令蒙元心向圣道,宋儒之無用,難道還需要我再詳細訴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