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之前,他就已經做出選擇,此刻在所有人震驚的目光中,高聲道:“李侍郎所言,誠乃真知灼見,在下服膺!”
禮部衙門中一時陷入震驚,實在是眾人太過于震驚,不明白為何為何一直置身事外的左侍郎會突然加入戰局,且支持表面看來,勢力更弱的心學一方。
可禮部左侍郎卻覺得很正常。
心學?理學?
誰在世上彰顯和他有什麼關系?他一不是需要科舉的學子,二不是出身理學大派的傳承門人。
對于他而言,這就是一場純粹的政治斗爭,他在李顯穆身上看到了勝利的把握,于是便將身家都投下去。
至于置身事外,當李顯穆和胡英的矛盾公開化后,就已經不可能了,無論是誰,在勝利后,都不會允許在他們生死搏殺后,一個無關之人拿到好處,甚至在斗爭過程中就直接先把他拿下。
他走到庭院中,環視著所有人,再次強調了一遍,“宋儒無用,此言振聾發聵啊。”
此時。
青天之上大雁聲聲,白云輕輕飄蕩,禮部左侍郎站在庭院左側的回廊側,負手望著眾人,禮部右侍郎李顯穆站在柳樹下,二人遙相呼應,在二人中間,便是尚書房。
房中。
當左侍郎明確站隊李顯穆后,胡英臉色大變,他萬萬沒想到左侍郎會當眾背刺他,這便是他太過于看重自己了,左侍郎以前是不得不伏低做小,畢竟胡英出身不凡,是理學保守派的領袖之一,但左侍郎從來都沒看得起過胡英。
“大宗伯,事情控制不住了。”幕僚愈發焦躁,“這是個信號,若再不挽回,人心和大勢,就會漸漸流到李顯穆那里,京中官員都在觀望這件事。”
“莫要危言聳聽了。”胡英受不了他們一直催促,“滿堂京官,有幾個是學心學出身的?李顯穆怎麼可能占據大勢?”
幕僚聞言頓時有些無語了,這是在說什麼屁話,那解縉丶陳英陳文忠公,現在的左侍郎,都是學理學但是投靠心學的。
誰說他們學理學就一定要為理學說話?
當初漢武帝的時候,一直和儒家不對付的法家學子都直接投靠過來了,現在這又算什麼?
若非那些學子還指望著舉業,早就不知道有多少投靠心學了!
可官員都過了科舉,哪里管你這個?
院中。
在短暫的沉默后,李顯穆發出了最后的通牒。
向整座天下宣告他真正的目的——“大明若要千秋萬世,便要舍棄腐朽無用的宋儒。
棄掉宋儒后,又當如何?
自然是創造我大明的儒學,創造一套能讓我大明在歷史的年輪中,安穩度過五百年丶一千年丶三千年的儒學!
這套儒學已經出現了。”
李顯穆環視著所有人,他的聲音震動四野,傳入所有人耳中,“吾父李忠文公。
開國元勛后裔,先帝盛贊,當今圣上亦盛贊,天下三百州士子齊呼成圣,于是成就我大明第一位圣人!
入文廟!
敢問天下諸生,大明的學子不供奉大明的圣人,又當何為?”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