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大明的未來交于你
圣旨以六百里加急奔向江南,禮部條文也送抵諸省。
辯論宴立刻停止!
各省布政使丶按察使丶指揮使立刻恢復本省秩序,不得出現更大規模動亂!
各省提督學道要安撫各省士子,明確朝廷的諄諄教誨之意!
面對失控的輿情,大明中央朝廷快刀斬亂麻,展現出了乾凈利落的收尾能力,其中也飽含著對后續發展的畏懼。
其中以浙江丶山東丶湖廣丶陜西四省鬧的最大,都出現了士子傷亡現象。
尤其是浙江,多年積怨矛盾一朝爆發,僅僅粗略統計,士子傷亡人數就高達數百。
其中江南四才子之一,也在混戰中被打傷了腿,若是恢復不好,身體有殘缺的人,是不能參加科舉的。
前途幾乎被半毀。
是以圣旨到了浙江后,因人情洶涌根本壓制不住,直到各縣派出了衙役,再加上三司官署都到場多番壓制,才算是制止。
待各地的士林亂象漸漸平靜下來后,朝廷很快就頒布了一條旨意——
從永樂十一年后的科舉,《傳世錄》第一卷中李忠文公李祺對四書五經的注釋,將列為和《四書章句集注》同等效力的解釋,允許士子自由選擇其中一種作答。
這道旨意在許多人意料之中,各打五十大板是解決此番亂象的最好辦法。
那些理學保守派自然如喪考妣,而心學學子則紛然歡呼著圣上英明。
這件事卻不僅僅科舉上的變化,而是更深刻的影響到了天下。
比如有些一貫以理學傳家的耕讀家族,甚至敏銳感覺到了局勢的變化,理學似乎開始漸漸陷入了頹勢,而心學則蓬勃發展,于是開始試圖逐漸轉變站位,讓家族后輩子弟學習《傳世錄》。
再比如李顯穆未來不再僅僅是孤軍奮戰,而是在可觀的未來能夠得到一大批生力軍。
再比如李祺的地位徹底和朱熹并列,甚至因為更靠近大明當代,他的地位還隱隱超越朱熹。
對心學而言,這場士林大亂可謂大獲全勝,縱然不能慶賀,但亦足以讓眾人為之欣慰。
還不等天下人從這等大事中緩過神來,京城又傳來圣諭,朝廷將要開啟第二次北伐征討瓦剌的圣旨向著諸省而去。
這次許多人才恍然大悟,原來陛下之所以心急士林的亂象,和北征之事也脫不開干系。
去年年中英國公張輔從安南再次得勝歸來,如今朝廷有一支大軍在日本協助日本國王源義持平定日本國中叛亂,但大明卻并沒有往昔身處戰爭的感覺。
直到皇帝再次要御駕親征,天下人才再次感受到了那種九州為之震動的風雨欲來之感。
果然,只有草原上的游牧才是大明唯一的生死大敵!
這一次李顯穆自然再次隨朱棣北征,這一次的人之中,還有被冊封為皇太孫的朱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