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侍郎很簡單,但順天府尹就很微妙。
眾所周知,大明朝有十五個省級單位,即所謂兩京一十三省,十三個省的主官衙門都是布政使司,但南北直隸則沒有布政使司,更沒有后世清朝的直隸總督。
南北直隸是直接由六部所管轄,比如稅收直接就戶部負責,戶部十三個清吏司分別負責一部分府縣,司法由刑部負責,以此類推。
所以南北直隸的知府上面是沒有省級單位上司的,其中應天府尹和順天府尹則高人一等,隱隱半擔任了省級的角色。
這個職位給了李顯穆,可以說是煞費苦心。
畢竟李顯穆已經是正三品侍郎,若是將他外放,擔任從二品的布政使,表面上是升了一級,但實際上京官本就高一級,從二品的布政使進京擔任侍郎屬于升職。
而且朱棣也并不希望李顯穆真的長時間離開京城,于是選擇了順天府尹這個職位。
李顯穆對此不置可否,他心中有另外一個想法,但卻不好明言,那就是北直隸巡撫。
在朝廷任命下來后,李顯穆卻并沒有去赴任,而是轉而忙著人生大事。
他那個從永樂元年就定了親的未婚妻,在永樂十二年終于及笄了,二人的婚事自然也早早提上了日程。
朱棣既是李顯穆的舅舅,又是張婉的姑父,這等親上加親的身份,他慷慨的讓李顯穆去準備婚事,等到婚事后再上任即可。
張婉的及笄禮舉辦的很是盛大,她是大明第一勛貴英國公張輔的嫡長女,親姑姑是受寵的張貴妃,未來夫君是如今大明最顯耀丶前途最好的李顯穆。
她從一生下來就沒有吃過苦,往后的日子也已經能看到一輩子順遂,這輩子吃過最苦的可能就是藥。
生得好丶嫁得好,女子一生兩次投胎的機會,她都抽到了最上等的簽運。
滿京城的貴女沒有不羨慕她的好命的,甚至張婉自己都覺得自己命好,這些年來每每自省,所行所為是否能配得上如今的榮耀。
倒是養出了個溫婉賢淑的性子。
誰又能知道,歷史上她難產而死,十幾歲的年紀就香消玉殞呢?
這一世嫁到李氏,扭轉命運對她而言也算是一樁幸事。
英國公張輔子嗣不昌盛,嫡子身體不好,膝下只有幾個女兒,都很受寵,尤其是嫡長女張婉,一場女子的及笄禮,縱然想要低調,可因為皇帝都派人送了禮來,想低調也低調不了,竟然引來了半個京城的權貴。
這盛況什麼讓張輔感覺不到興奮,眼底深深隱隱有一絲憂愁。
李顯穆自然要隨母親前來參加未婚妻的及笄禮,察覺到岳父的擔憂,卻不知如何安慰。
大明軍方第一人的英國公,加上未來注定會成為大明文官第一人的李顯穆。
皇帝的每一次抬舉,都像是催命的利刃。
“顯穆,待你和婉兒成婚后,我就漸漸退居二線了,除非陛下親自宣召,兵權我漸漸讓出去,總不能擋了你的路。”
翁婿二人沉默了會兒,張輔突然說出了這句話。
李顯穆微微嘆口氣,哪里有那麼簡單,以他的猜測來看,皇帝根本就沒忌憚他們翁婿二人。
至少現在是沒有忌憚的。
張輔想要卸下擔子是不可能的。
李顯穆將猜測說出,張輔也幽幽嘆了口氣,他又何嘗不知呢?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