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我以威望服萬民
李顯穆翻看著各府知府籌集來的糧草,“果然還是要讓惡人去磨惡人,否則從哪里能找到這麼多糧草呢?
不過還是不夠啊,山東的田地都被大旱和蝗災毀了,至少到明年之前都要依靠存糧過日子,大軍打仗也是人吃馬嚼,說不得還要朝廷再給糧食賑災。
可這缺口太多了,落在山東還不知道有多少,甘肅也是連年大旱,幸好沒有兵亂,否則還不知該如何辦。
不行。
還是要再逼逼山東的大族,否則山東這一關難以度過。”
山東白蓮教之亂,自然有專人去做,他要做的是統籌全山東省的資源,既要讓軍隊能后顧無憂的打仗,又要盡快恢復山東的生產,同時還要對此番造成山東大亂的官吏進行清算。
李顯穆翻來覆去,關鍵點就在于糧食,糧食是民心丶是穩定,有了糧食就有一切!
他是不介意殺一殺山東大族,若是能湊出糧食。
但是他擔心就算殺光這些大族,也沒有那麼多糧食該怎麼辦?
畢竟山東不是江南,沒有那麼豐富的物產,不是魚米之鄉,即便豪富錢多,可不一定有足夠的糧食。
“撫臺就不擔心這些糧草是從百姓手中收刮來的嗎?”
李顯穆揚了揚手中的清單,淡淡道:“諸如登州府這等還不算特別亂的府,知府必然擔心禍害百姓導致他最后排名靠后,所以不會太過去收刮百姓。
諸如兗州府這樣已經大亂的府,哪里還有什麼百姓可去收刮,都已經死的差不多了,只能從大族手中收刮,所以這些糧草,只能是從大族手中收刮出來的。”
幾個屬官聞言皆恍然心悅誠服道:“撫臺果然有大智慧,不是我等所能揣度。”
“不過,山東已經亂成這幅樣子,就連這濟南城中都糧價飛漲,可這些大族手中居然還有這麼多糧食,真是……”
說話中,又有人匆匆走進,“撫臺,有江南的大糧商入了山東,似乎是要賣糧,希望能夠拜見撫臺。”
話音落下,只一瞬間,不僅李顯穆所有人都皺起了眉頭,李顯穆更是疑問重重,“江南的糧商來山東賣糧?”
其馀人也搖搖頭,“真是匪夷所思。”
這個時代鄉土觀念是相當重的,官員們用地域來抱團,商人就更不必多說,徽商丶晉商都是其中佼佼者。
因為這些商人大多數背后都有本地官府勢力扶持,所以只有在本地行商才能保得住利益,出了事也有人能護住。
若是到了外地,不說別的,路上設個卡,收你十分之一的稅,不用多,設上三五個卡,你這單生意就不用做了。
這可不是開玩笑,萬歷派下去的礦監稅使,其中稅使就是干攔路收費這件事的,往來行人丶行商,各個都要交重稅。
類比一下,這就是一種國家內部各省丶各市丶各縣之間的關稅,高關稅的危害大家都懂,后世號稱“萬稅爺”的川子,收50%的關稅,就讓全球股市直接狂瀉不止,好像世界的天都要崩了。
古代各地之間的稅,那可不僅僅是50%,類似于糧商丶鹽商這種暴利行業,到外地行商,稍有不慎就是直接全賠本。
江南商人走遍四方,不可能不知道這一點,這次又為何要來山東行商呢?
難不成是?
李顯穆陡然想到了一點,立即振聲道:“將他召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