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已經沒有威脅,他又抓了那麼多綠林好漢,義軍首領,殺不殺我們已經影響不大。
他若是選擇保全衍圣公,既能受到天下贊譽,又能得到潑天的功勞,何樂而不為呢?”
白蓮圣女這一番分析有理有據,不僅僅考慮到當前現實,甚至還考慮到了人心丶權謀,可謂是人生的高光。
白蓮教主和一眾白蓮教高層幾乎瞬間就被她說服了。
“就依照圣女之言,派人下山去和李顯穆商議,若是愿意放我等一條生路,便將衍圣公放歸,否則,便玉石俱焚!”
白蓮教使者很快下山入了明軍大營中,將白蓮教的訴求向李顯穆等明軍高層敘述了一遍。
軍帳中一片寂靜,白蓮教使者被帶離帳中,在帳外等候。
良久李顯穆施施然問道:“侯爺如何想?”
壽春侯所思所想完全和白蓮教圣女一樣,躊躇道:“白蓮教大隊被斬斷,只剩下這些殘兵剩勇,翻不了天,衍圣公事關我朝文脈,若是有失,怕是要被責難,本侯以為,答應白蓮教的訴求,可以。”
壽春侯后,李顯穆又問了其他帳中諸人,所有人想法都和白蓮教圣女所想如出一轍,認為換回衍圣公是可行的,白蓮教已經掀不起風浪來。
事實上從李顯穆問這個問題時,就不會有其他答案,正如白蓮圣女所設想的,在大明朝的臣子中,幾乎沒人敢承擔讓衍圣公死的責任,換用衍圣公幾乎是唯一一條路。
眾人皆將目光投向李顯穆。
卻見到李顯穆沒說話,好像在走神,有人試探問著,“撫臺?”
這次山東的軍政最高總指揮是山東巡撫李顯穆,一切命令都要他下令。
別看現在帳中眾人都齊聲一致,但李顯穆完全可以否決,本來眾人都覺得李顯穆不會否決的,可現在望著李顯穆的神情,心中卻升起一絲絲不安。
當初曲阜之時,他們以及整座天下,現在都知道李顯穆對衍圣公很不滿,可再不滿,也不能這個時候犯渾啊!
難道真要手中沾染衍圣公之血嗎?
不會吧?
那些親近李顯穆的人,心中不安愈發濃重,終于忍不住道:“撫臺,不如我們往京城向圣上呈上奏章,詢問圣上的意見?”
說是詢問圣上的意見,可誰不知道,圣上無論心中怎麼想,都只能有一個意見——換回衍圣公!
“不可!”
一直沒說話的李顯穆幾乎立刻出聲否定了這個辦法,“圣上派本官來山東,便是處理大事的,若是事事都推諉于圣上,豈非失職?”
他心中暗道:尤其是這等事,告知圣上,豈非讓圣上背鍋嗎?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