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宮廷君臣相對
尤記得永樂十六年出京時的煊赫之景。
年僅二十五歲,掛正二品右都御史職銜,手握尚方寶劍,從江南歸來后,于官場中有威望,自心、理之爭后,于士林中有聲名。
他離京時,相送者何止千人。
折柳之人甚至將那十里柳林摧折至不堪。
那時天正藍、正香,所有人都相信以李顯穆的能力,到了山東后定然能快速收拾亂局,還山東安定,而后回京,無論升尚書還是左都御史,皆是板上釘釘。
可誰都沒想到,會出意外!
不出皇帝、群臣所望,李顯穆果然在山東立下大功,平定白蓮教之亂、又恢復山東。
可誰都沒想到他膽大包天,闖出了彌天大禍。
衍圣公被劫持,他竟然問都不問朝廷一聲,就直接放棄,導致天下讀書人尊崇的孔圣嫡系后裔因他而死!
在無數讀書人眼中,衍圣公死,石破天驚,甚至說的嚴重些,衍圣公這樣死,就違背了天下“尊孔重儒”的倫理綱常。
李顯穆此舉,不亞于對儒門的背叛!
其中又有李顯穆毫不留情處置山東官員,自古以來手持尚方寶劍的官員很多,可誰都沒想過李顯穆真的會用!
上次在江南,李顯穆明明就非常克制。
可這次僅僅七品及以上有品級進士出身的官員就殺了一半,再加上那些屬官、吏員,從不沾染血腥的李顯穆,竟在濟南大開殺戒,堆成了尸山、流成了血海。
莫說朝廷群臣,即便皇帝朱棣也有點震驚。
此番回京,不復當初出京時的煊赫之景,可依舊有許多人前來接他,都是心學黨中真正的中堅力量,還有一些心中懷著一腔熱血的年輕士人。
“少司憲。”
“辛苦。”
一個個人走上前來,僅僅只有兩句話,卻好像說了很多。
李顯穆環視著來迎接自己的眾人,深吸口氣,一人獨抗不了天下,總要有同道一路相互扶持。
他沒有說那些大話,只是低聲道:“還請諸位相信我。”
相信我不會做無的放矢之事。
“一路風塵仆仆,天又甚寒,我等已經備下酒宴,為少司憲接風洗塵。”
“我要先進宮面圣,酒且不急著喝,待我升七卿時,再喝慶功酒。”
“這么急嗎不若……”飲宴是假,真正目的是商議下接下來怎么樣才能把李顯穆從這些風波中摘出來。
“不必。”李顯穆自然知道他們意圖如何,微微搖頭,眼中是從容,輕聲堅決道:“在這個大明朝,總歸是陛下說了算的,那些大臣鼓噪成不了氣候。”
“少司憲萬萬小心,前運昌隆,萬事順安。”
“前運昌隆,萬事順安!”
眾人皆肅然小聲拱手道。
風聲烈烈。
風中獵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