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我李顯穆有何罪
京中氣氛很怪異。
作為如今大明新聞頭條頂流,昨日李顯穆回京后,很短時間內就傳的到處都是。
他入宮覲見皇帝,之后由太子親自送回臨安公主府,雖然沒說,但皇帝和太子都表達出了自己對李顯穆的態度。
沒人覺得意外。
因為拋開衍圣公這件事,李顯穆這次在山東的所作所為,突出一個“大明忠臣”人設,尤其是在衍圣公府的那番話,早就傳的沸沸揚揚,誰聽了不說一句——“明達公真純臣也,忠貞之心可昭日月”。
即便后面直接把衍圣公賣了,也不是為了私利,說到底還是為了皇帝,就這樣的臣子,皇帝和太子保著他再正常不過。
可這件事不對。
這是一種非常讓人從心理上、生理上會感到不適的行為,是倒反天罡、是道將不存、是道德淪喪。
如果衍圣公都能被拋棄的話,那儒門辛苦維護的儒門招牌,能夠和皇帝分庭抗禮的招牌,豈不是成了個笑話
失去了這個招牌,沒了天道綱常,還有什么東西能約束皇帝
這就是大多數彈劾李顯穆的文人的內心想法,在大多數人看來,李顯穆簡直就是個罪大莫及的罪人。
可在李顯穆看來,儒門一直以來的做法,也不過是個笑話罷了。
從董仲舒搞出天人感應試圖限制皇權,結果卻反對皇權釜底抽薪借助天人感應強化了皇權開始,一千五百年來,皇權不斷向前,臣權步步后退。
從坐而論道,到站著聽命,再到現在跪著聽命。
上古時期,“臣”這個有奴仆的意思,到了現在,“臣”真的成了“君”的奴仆,皇帝視百官為奴仆,視天下為私產,視百姓為豬狗。
可以說每一次的掙扎都一敗涂地!
就這垃圾東西還好意思拿出來,況且,衍圣公府和儒門的生存之道,和李氏的道路嚴重背離。
雙方撕破臉是遲早的事情。
現在衍圣公露出這么大的一個破綻,李顯穆不好好運營一下,簡直對不起衍圣公這一死。
李顯穆要參加兩日后的大朝會,這條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隨風而灑落,盡入了有心人耳中。
和太子黨走的比較近,在琢磨著要不要繼續上書,畢竟太子旗幟鮮明的支持李顯穆。
況且李顯穆雖然和太子黨若即若離,但好幾次關鍵時刻都是他保住了太子。
其中最堅決的自然是當初在心理之爭中敗下陣來的那些人,他們的目的很簡單,看樣子弄死李顯穆是沒戲了,皇帝不想殺人,再怎么樣也沒用,可求其上得其中,對李顯穆喊打喊殺才能廢掉他。
其中還有許多渾水摸魚的人,目標皆是廢掉李顯穆,畢竟李顯穆太年輕,他若是一直在高位,日后必然會帶起一支新的政治勢力,重新劃定現在的政治版圖。
當然,有反對的就有支持的,李顯穆入仕以來,從來都不缺乏支持者,尤其是那些心中懷有遠大抱負的年輕人,李顯穆就是他們的偶像,每個人都幻想過自己也如同李顯穆那樣,立下大功而后飛速升遷,執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