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李顯穆屢屢口出狂言,臣以為不宜再聽其狂悖之言,當即刻將其貶斥。”
“請陛下做主!”
這次殿上文官是真的急,先前怎么說都是儒門內容的事情,現在怎么還能讓一些武將凌駕于文廟之上呢
“肅靜!”
朱棣只微微一抬手,兩側的太監便立刻高聲尖叫著打斷了殿中群臣的憤懣之言。
“朕相信顯穆不會無的放矢,你們這些人沒有主意,不能為朕分憂,現在還想要阻攔顯穆,當真是可笑。”朱棣譏諷了一句,“顯穆,你繼續說。”
李顯穆根本就沒在意殿上這些大臣的那幾句不痛不癢的話,從容道:“臣自然是有依據的。
文宣王、武成王的孰高孰低,暫且不提。
且看武廟十哲的人選,哪一個不是赫赫有名,威震當世,無論是兵道上的學問,流傳于后世的兵書,還是在當世的真實戰績,都是冠絕于萬古長河。
再看在十哲之后所配享的名將之才,哪一個不是在史書上單獨列傳,有無數的功績,真可謂是優中選優,將中選將,其中或許有一二的濫竽充數之輩,可其中絕大多數都讓人心服口服!”
李顯穆這一番慨然之言道出,說到這里,他想要說的話,實際上已經昭然若揭了,皇帝猜到了,太子猜到了,殿上的群臣也猜到了。
有人臉上難看,有人卻若有所思。
果不其然,在所有人的目光中,李顯穆還是甩出來了他的驚天之論——“再看看文廟之中所配享的,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孔圣的弟子,在史書上沒有聲名,在歷史上沒有功績。
到底有多大的能力,沒人知道。
曾經做下過什么大事,沒人知道。
甚至是否有崇高的品德,沒人知道。
就是這些只在論語中出現過的三無之人,卻堂而皇之的名列于文廟之中,享受了我等天下讀書人,千百年的香火!
這難道是正常的嗎
這難道是合理的嗎
這種東西難道不應該改變嗎
我看之所以風氣變成如今這副模樣,就是因為作為天下讀書人所尊崇的文廟從根子上就有問題。
若是不改文廟,則天下難安!”
李顯穆赫然將這番驚世駭俗之語道出,縱然先前已經猜到,可依舊到處都是倒吸冷氣的聲音,沒人想到,李顯穆竟然真的會說出來,當真是離經叛道之人!
先是攻訐衍圣公,然后又攻訐文廟!
若非李顯穆的父親也是儒門圣人之一,他們簡直要懷疑李顯穆真的要叛出儒門了!
“李顯穆,陛下問你計策,你卻在此東拉西扯了一堆無關之事!”左都御史劉觀喝然道:“文廟早就建立了數以百年計,它和我大明又有什么關系,你心中到底懷著什么樣的心思,竟然連文廟都攻訐。
這等牽強之語,難道你以為朝中重臣看不出來,難道你以為陛下會受你的迷惑嗎”
“夏蟲不可語冰。”李顯穆譏誚的蔑視了劉觀一眼,“聽不懂我之言,竟然還在此喋喋不休,真是可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