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長當然是祖先,但李氏因他而起,又因他而滅,現在的李氏是李祺造就的,這二者間有明確的區分。
李顯穆感嘆道:“李氏能再度興起本就是一個奇跡,歷史上那些被殺的重臣,縱然日后被昭雪平反,可家族的敗落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再來一次,家族大概率就要永墮泥潭,所以我要一次又一次的和你們說這些事,就是怕你們重蹈覆轍。
你們既然都已然知曉了我的意思,那我就大致說一下絕不能違逆的家訓。
大哥、二哥、大嫂、二嫂,你們都記一下,現在有些孩子還小,可能記不住,回去后讓他們抄寫,每月至少一次,要刻在骨子里面,絕不能忘!”
李芳等人肅然點點頭。
李顯穆沉吟想著從哪里開個頭,目光一一從那些孩子的臉上掃過后,才開口道:“家訓第一條,便是族中和睦。
我們這樣的大族人家,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這就是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唯有先從家中自殺自滅起來,才會一敗涂地。
自古以來,家宅不寧必生禍患,而家宅不寧多數落在一個妒字上。
妾室嫉妒正妻的地位,正妻嫉妒妾室的美貌和得寵,那后宅的陰私手段層出不窮。
嫡子嫉妒嫡長子、庶子嫉妒嫡子、愚笨的嫉妒聰慧的、沒出息的嫉妒有出息的,坑殺、陷害,千方百計、巧取豪奪。
最終互攻互殺起來。
得勝的沾沾自喜,再虎視眈眈下一個人,失敗的懷著不甘,而怨氣散落于門庭,好好一個家,倒成了骯臟不堪、怨氣沖天、見不得人的去處。”
這番話讓庭院中幾乎每個人都冷汗涔涔,只要一想就覺得那幅場景可怕。
“大嫂、二嫂都是溫婉的人,所以在大哥、二哥的妾室入門前,我都請母親細細看過,是不爭不搶的性子,這就很好,那些爭強好勝、太過于精明算計的,縱然有傾國傾城之貌,也萬萬不能入了家中,壞了門風。”
大夫人、二夫人皆驚訝的望向婆母臨安公主,沒想到竟然還有這么一回事,見臨安公主頷首笑著,連忙向李顯穆道謝。
李芳、李茂聽的老臉一紅,當哥哥的,結果就連納妾這種事竟然都要弟弟操心,雖然已經習慣了自己就是個普通人,但還是有些不好意思。
“自從周朝開始,便有言稱,嫡子是上天賜下能夠繼承家業的人,國朝也有明確的律法,區別嫡子和庶子,這叫做子以母貴。”
李顯穆說完這句話視線輕輕掃過院中眾人,觀察著每一個人的表情,看罷心中頗為滿意,“有區別是正常的,這是人性本來之好惡。
老話常說父母愛幺兒。
家中父母大多偏疼那個有出息的、嘴甜會說話的。
但一切都要有個度。
因為出身庶子便欺辱打罵,視之如奴仆,這般長大的孩子,有幾個能將家族視作家,而不視作仇寇的
孟子說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為寇仇,君臣尚且如此,何況父母子女呢
父慈子孝,父不慈,子何以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