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商議朱熹
朱棣說暫時擱置,不是簡單擱置三兩日,改組文廟人選是涉及天下的大事,不僅京中討論,南京六部諸府,以及大明十三省的高官、大儒也紛紛投入到此事中,一封封奏章往京城如同雪崩時的雪涌來。
公主府。
李顯穆坐在主位上,左右各自坐著相熟的官員,都是心學黨的干將以及盟友,其中位置重要的諸如禮部尚書鄭歡,內閣大學士楊榮等,都聚在這里。
“明達,左都御史劉觀前日被下獄了,你之前在朝上說的那些事都是真的,如今看來,左都御史的位置大概是你的了。”
李顯穆卻搖搖頭道:“陛下不一定讓我擔任左都御史,更可能是從六部尚書中,選一個人遷轉,而我更大概率是擔任尚書。”
楊榮一愣,皺眉道:“六部尚書
你擔任過工部右侍郎和禮部左侍郎,而后遷轉的右都御史,在工部和禮部都有卓越的政績,肯定是不會再讓你去浪費時間了。
去刑部相當于貶謫,去吏部則一步登天,都不太可能。
那就是戶部或者兵部”
李顯穆頷首道:“前些時日陛下和我聊起如今日本白銀每年輸入很多,雖然大大緩解了朝廷缺錢的困境,可近些年財稅方面漸漸有些混亂,很大可能是要調我去擔任戶部尚書處理此事。”
屋中眾人頓時振奮起來,戶部尚書是大明的財政大管家,在六部中是上三部,掌握著大明七成事項的撥款,權力相當大。
若是李顯穆擔任戶部尚書,甚至能夠讓心學發展都更上一層樓。
李顯穆自己對于戶部尚書之職,自然更是滿意,擔任戶部尚書能夠更方便的推行財稅制度改革。
如今大明的整個財政制度,可以用爛字形容,他早就看不下去了。
鄭歡輕咳一聲,“這是件好事,但既然還沒有成行,便先保密著,我們今日最重要的還是商議文廟之事。
近日理學那些人各自聚會,所謀甚大啊。”
楊榮撇撇嘴,“無非就是要將程子和朱子捧進十哲,他們都知道,圣上一定會將李忠文公捧進十哲,早幾年在心理之爭中,吃了大虧,如今自然不愿意落在心學后面。”
禮部尚書鄭歡頷首,而后正色道:“程頤入十哲沒太大希望,朱子則大概率能入。”
屋中眾人都沒出言反駁,朱熹是必進的,在如今的大明看來,朱熹算是各方面加強版李祺,況且,大明指定官方教材的編寫者進不了十哲,文廟就貽笑大方了。
他們現在雖然是心學干將,但年幼時也都是讀四書章句集注這部理學著作入仕了。
“他們之所以推程頤也進十哲,其真實目的是在獅子大張口,借此作為討價還價的借口,讓我們心學在十哲的排位上讓步,讓李忠文公列在朱熹之后。
這件事,明達你怎么想又怎么看”
屋中眾人聞聽此言,都陷入了短暫的沉默中,思索著鄭歡這番話,而后紛紛將目光投向了李顯穆。
作為李忠文公的兒子,以及心學黨事實上的領袖,李顯穆在這件事情上擁有決定性的話語權。
李顯穆也在沉吟,從本心來看,從小接受李祺教導的李顯穆自然不認為朱熹該排在他父親前面,畢竟朱熹一輩子的學術成就,也只堪堪比得上半部《傳世錄》。
但下半部傳世錄放在家族中,直到現在都鎖著沒人看過,自然不能作為功績說明。
“文廟主祀孔圣,配祀孟圣,從前的四圣廢除,暫且空置,只保留十哲,這是新的文廟改選方案。”
這大大提高了文廟十哲的地位,相當于說孔孟之下以十哲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