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都沒想過,林勝雙他們敢做出焚書這種事,很明顯精神狀態就已經不對了,若非王艮來的及時,今日的國子監中,必然會發生流血事件。
趙世臉上已經毫無血色,他幾乎能夠預料到自己的下場,怕是要被貶到荒郊野嶺去了,除非朝廷之上,有人保他。
這般想著,他直直盯著那已經燒成灰的書籍,突然眼中一亮,如今朝廷上,心理之爭愈演愈烈,其中鬧得最厲害的就是戶部尚書李顯穆和吏部尚書蹇義,雙方已經數次爭鋒。
若是涉及寒門子弟之事,蹇義可能不會插手,但林勝雙這些人,在訴求寒門的同時,也將這件事歸結于理學之上,焚毀了理學的經典書籍四書章句集注。
這件事一旦傳到朝廷上,蹇義縱然再不想參與寒門法令之事,也不得不下場了。
趙世越想越覺得可行,就連灰敗的臉色都染上了幾分光彩。
王艮如何猜不出他在想什么,只在心中冷笑,若非蹇義是太子黨的一員大將,顧忌太子的看法,早就著手對付蹇義了。
這般想著,他也不在國子監中浪費時間,帶著林勝雙等人離開國子監,準備將這件事上奏朝廷,以及派人快馬加鞭將這件事匯報給李顯穆。
……
京城。
李顯穆比皇宮更快收到了王艮的來信,他只粗略一看,就興奮的站起身來,不住在堂中踱步,當真是瞌睡了來枕頭、生病了來神藥,這件事堪稱是永樂年以來,最為嚴重的士林政治事件之一。
能夠和這件事相比的,大約只有哭廟案等少數幾個事件。
現在就等皇帝召見商議此事了。
李顯穆重新坐下,平復著自己的心情,思索著到時候該怎么一擊必殺,徹底將寒門法令這件事定下來,以及思索反對派可能會將水攪渾到什么方向。
大約在李顯穆收到信的第二天下午,來自南京禮部左侍郎的奏章進了通政司,通政使粗略一看就驚的立刻往皇宮中趕,群體性的士子暴動事件,沒人敢把這種事攔著不讓皇帝知道。
畢竟誰不知道王艮的師弟是李顯穆,那是可以直達天聽的存在,甚至可能李顯穆已經知道了這件事也說不定。
通政使進宮時,回想起奏章中的事兒,都忍不住膽寒,他如今算是朝中少數的中立派,在心理之爭和寒門法令事情上,都是中立,可正因旁觀者清,他卻能從這份奏章中看到一些額外的東西。
“理學的巨頭們如果再抵制寒門法令,就是徹底將所有的寒門子弟推向心學,千千萬的寒門子弟如果全部轉投心學的話,那心學將會補上最后一塊短板,在廣大的村鎮中都有無數誦讀《傳世錄》的學子了。”
王艮給李顯穆寫信,趙世等人自然也會給京城中的大佬們寫信,講述發生在國子監中的情況,幾乎所有人都是又驚又怒。
可來不及讓他們多加思考,在奏章送進宮僅僅不到半個時辰,宮中就傳出了旨意,傳召朝臣中四品以上文官進宮商議政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