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朱棣后宮中的張貴妃就是張輔的妹妹,朱高熾的側妃張氏,是張輔的另外一個女兒,從這里說,李顯穆和朱高熾還是連襟。
按照輩分來看,皇帝陛下這是有讓李顯穆長女李淑夏入太孫宮中,以后定然是個貴妃了。
其他人能猜的出來,李顯穆自然也能,他對女兒入宮沒什么抵觸。
女兒總是要嫁人的,嫁給皇帝又沒什么不好,吃得好、穿得好,身份尊貴。
至于什么困于深宮,追求自由,那就說笑了,其他婦人也不能隨意拋頭露面,沒什么區別。
只可惜……
李顯穆嘆息著搖搖頭道:“回圣上,還沒有,先父生前立下祖訓,但凡有血緣關系的,五代以內不得通婚,堂親同族如此,表親也是如此。
這一下子許多比較優秀的人都不能選了,內子也正發愁呢。”
啊?
朱棣本來想說的話,一下子被噎住了,他萬萬沒想到李氏竟然還有這樣的祖訓,若真有這樣的祖訓,那他就不可能讓李淑夏入太孫宮中了。
李淑霞的外曾祖父和朱瞻基的曾祖父是一個人,這妥妥屬于五代以內。
堂親不能結婚正常,大明嚴禁同姓宗親和不同輩分之間結婚,不要說五代,就算是十代,只要還在一個族譜上,也不能結婚。
在明朝時期,甚至同一姓氏、姑舅兩姨子女之間的表親通婚也被明文禁止。
但不同姓氏間的表親結婚很常見,親上加親很多人這么干。
“這是為何?”
不僅皇帝想問,其他人也很好奇。
李顯穆正色道:“先父說,近親結婚不易懷孕,且生下的子嗣,極其容易夭折,而且出現畸形兒的可能性非常高,就算是正常長大,也有很大可能是癡呆兒。
所以父系這邊不能近親結婚,母系那邊也不能近親結婚,三代后血緣關系就會基本上變淡,五代后從血緣上,就如同陌生人,這時再結婚,才能盡可能生下健康的孩子。”
這下朱棣是真的坐不住的,帳中其他人也是嘩然一片,“你說的這些可有依據嗎?”
但其實有人已經有點相信了,因為他們身邊基本上都有表兄弟結婚的,也的確是見到過畸形兒出生,那些胎兒剛剛出生就被溺斃了。
“陛下,此事只是一直以來都無人在意,父親生前曾經著錄過一本書,名為《大明千問書》。
其中有一篇就是記錄此事。
父親對此產生懷疑后,就命人追蹤記錄一千對新婚夫妻,其中五百對無血緣關系,五百對是表親結婚。
一共生下了將近四千個嬰兒,其中表親結婚的兩千個嬰兒中,新生兒夭折和畸形率,基本上是另外五百對夫妻的三倍左右。
甚至有一對夫妻接連生下五個畸形兒,這血淋淋的數據,想必可以確認,此事為真。”
古代雖然沒有科學體系,但卻不是傻子,四千個嬰兒,三倍,這兩個字眼說出來后,還能懷疑什么?
朱棣被震撼的甚至開始喃喃自語起來,“景和以前從來都沒有說過此事。”
“父親在世時,這個實驗還沒有記錄完,是臣在后來一一記錄的,況且此事沒法說,畢竟也有很多看起來沒什么問題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