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公家的爵位在永樂朝先是被奪爵,而后又復爵,徐皇后死后,又被奪爵,如今朱高熾登基后,終究是選擇了復爵。
李茂驚道:“魏國公復爵,再加上定國公一系,豈不是一門雙公爵了?
這徐氏可真是煊赫啊。”
聽到魏國公家也復爵,李芳頓時覺得頗有實感,沉吟道:“我記得南京那一脈的徐氏好像也有人送來庚帖,如今我們兩家一起復爵,若是結個親家,豈不是正好,顯得兩家對皇恩的感激之情。”
李顯穆聞言倒是好奇的望向自己大哥,“大哥竟然有這樣的遠見卓識?”
李茂聞言頓時沒繃住,直接笑出了聲,他還故作掩飾道:“復爵這樣的大喜事,笑一笑也很正常吧。”
李芳重重拍了一下李顯穆,得意道:“要尊重大哥,你大哥我馬上就是超品國公了。”
李茂和李顯穆見狀更是朗聲大笑起來,復爵之事,放在任何家族中,都是值得普天同慶的大喜事。
待三人笑罷,李芳才隨意問道:“不過三弟你剛才說遠見卓識,可是有什么消息?”
李顯穆收起笑意,“陛下可能有意讓魏國公家和大哥鎮守南京,畢竟現在大明的幾大國公,除了沐國公外,都在北京,有些南北失衡。”
去南京?
李芳和李茂頓時收起笑意。
如今大明朝有五大世襲罔替的國公,分別是勛貴之首英國公,而后有定國公、淇國公、成國公、沐國公。
其中沐國公也就是沐王府,遠在云南鎮守,剩下四個國公都在北京城,各自或者以姻親執掌五軍都督府事務,這五大國公即便是子孫落寞,可在皇室心中地位不同,各自都有女兒在宮中,姻婭帝室。
如今再加上將要復爵的魏國公、韓國公兩家,大明就有七大世襲罔替的國公府,那讓兩家去南京,便是相當合適的政治制衡。
“這其實是件好事。”李顯穆沉聲道:“北京城中的資源基本上都被瓜分完了,而南京還是一片藍海,況且南京雖然遠離政治中心,可卻是富裕之地,遠比北京這苦寒之地要好的多,尋常人求都求不來的好差事。”
李芳沉默,良久才說道:“只是父親和母親的墳塋都在北京,況且遠離北京后,我就不能襄助三弟你了。
不對!”
李芳恍然驚醒,瞬間改口道:“我只能去南京,也必須去南京。”
李茂也反應過來,李芳若是留在北京,反而會影響李顯穆的仕途,一個家族怎么能同時在政治和軍事上,都有巨大影響力呢?
為了李顯穆的前途,李芳必須對自己進行政治流放,去南京已經是皇帝給出的最好的選擇了。
若是換一個皇帝,直接讓李芳去鎮守安南,就如同沐國公府一樣,也沒話說,畢竟那可是復爵天恩!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