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顯穆并未讓眾人多等,為了今日,他在皇帝面前費盡了口舌,才算是搭建起這場戲臺,又怎么可能錯過呢?
在眾人的目視之下,李顯穆一步步走到了國丈胡榮面前,胡榮跪著,李顯穆站著。
李顯穆盯著胡榮,直到胡榮羞慚的低下了頭,才聽到李顯穆的聲音響起,“胡國丈,遙記得當初,陛下和皇后的大婚,迎親的便是在下,那時國丈還和在下相談甚歡。
如今卻已然分作兩端,有了這樣不同的際遇,這又是為何呢?”
胡榮面目通紅,只覺當真社死,被李顯穆這樣訓斥,今日之后他怕是徹底成了笑柄,以后也抬不起頭來,可他又能如何,面前的可是李顯穆,太祖皇帝的外孫。
若說誰是太祖皇帝最喜歡的孫子,那答案可能會眾說紛紜,但若說誰是太祖皇帝最喜歡的外孫,那就只有一個答案——李顯穆!
太祖皇帝晚年唯一親自教養的晚輩,哦,對,還有一個,叫朱允炆,大明朝第二任皇帝。
若是晚輩,他還能倚老賣老,可李顯穆連輩分都高,這就讓他很難蚌了,除了沉默他沒有任何辦法。
此刻安靜若素的豈止胡榮一人呢?
滿殿前皆是一片寂靜之色,有微微春風拂過,間或有鳥雀啼鳴,除此之外,三間宮闕之下,寂然如墨。
當猜想變成現實,帶給人的震駭是前所未有的。
皇帝陛下竟然真的同意李顯穆,就在這宮闕之下,在群臣之前,在大朝會上,對一位國丈,訓斥!
誰能不知道這是為何呢?
這是皇帝在赤裸裸的表達態度,這是皇帝在增加李顯穆身上的勢,這是在昭告天下,此刻的李顯穆,到底有多么煊赫。
在這一刻,不用再多說其余的話,誰都知道了李顯穆的威勢,以及他對皇帝的影響力。
朝廷之上,在野之間,所有的政治勢力,所有的官員、百姓,從今日開始,面前李顯穆的態度,將要再次為之一變。
從前恭謹,如今要更加恭謹。
從前畏懼,如今要更加畏懼。
“先帝的親家,皇帝的岳父,大明的國丈。”李顯穆一字一句,“這些年來,皇室給予你胡氏的難道不夠多嗎?
你胡榮是什么出身?又有什么才能,如今卻添列為正三品的光祿寺卿。
你看看你身后的那些朝臣,哪一個不是寒窗苦讀十幾年、二十幾年,高中兩榜進士,哪一個不比你天資絕倫,可最終你卻凌駕于這些人之上,這難道不是因為皇后,而得到了皇帝的恩典,而讓你整個胡氏有了前人不曾有過的榮耀嗎?”
“這些聲名難道不足以讓你整個家族為之顯耀嗎?”
“得到了這些東西,卻依舊不滿足,竟然去貪墨皇陵的錢兩,背棄了皇室的信任,這就是你對陛下的回饋嗎?
今日你跪在這里,向天下、向陛下謝罪,難道有一絲的冤枉嗎?”
“罪臣之過!”
胡榮本想沉默,可卻被李顯穆迫然出聲,這樣的場合,他想要一直沉默,那簡直就是做夢。
既然要用他來當踏腳石,既然已經走到了這一步,李顯穆就不會留下什么情面。
“整個皇家都要因為你而蒙羞,你該慶幸當今陛下顧念情分,倘若這是在洪武時代,你便是有十個腦袋都不夠砍的。”
李顯穆厲聲呵斥,胡榮的頭都要垂到地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