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因李景孝辦理皇差有功,特旨加恩,繼承興安伯爵位的同時,封為一等昭武將軍。
更重要的是,子孫三代不降等。
等于興旺四代人,等到李景孝的第四代后嗣時,才降等為三等將軍。
五代人能保持勛貴之家的富貴。
這才是勛貴們最看重的,也是這次賞賜中,最大的賞賜。
而且李景孝跟著皇帝出了大明宮,來到太和殿時,皇帝還封他從四品錦衣衛鎮撫使。
除了緝盜、絞匪,捉拿不法,還監管著道錄司,這下反而成了沈伯平的頂頭上司了。
皇帝的心思也很簡單,李景孝愿意緝盜、絞匪隨便他,但主要任務還是和詭異有關。
否則也不會讓他監管道錄司。
雖然道錄司還是禮部的下屬單位,有著領導責任,但李景孝一監管,等于是雙重領導。
他又不是禮部的人,今后道錄司實際上,基本上就是李景孝說了算。
當然,道士們的俗事,李景孝肯定不會插手,道錄司以前怎么處理,今后還怎么處理。
這樣一來,禮部的權利等于沒損失。
矛盾自然就會少很多。
不過,李景孝得了茅山的好處,今后自然會偏向茅山。
互惠互利才是長久之道。
而皇帝最后特意詢問了李景孝和秦可卿的婚事時,猶豫片刻,在心里嘆息一聲,沒再說什么。
也讓李景孝有些不安,暗道,自己那就要過門的媳婦,該不會真的是前太子唯一的子嗣吧?
好在秦可卿是個姑娘,太上皇又還活著,皇帝應該不會那么狠辣。
而且前太子還活著時,對當時還是皇子的隆德帝還算可以。
既然沒仇、沒怨,還讓隆德帝撿了便宜,坐上了皇位。
換成是李景孝自己,別說斬草除根了,還會照顧好大哥的遺腹子。
所以李景孝反而開始擔心,皇帝為了拉攏自己,會指派個郡主、甚至公主什么的給自己。
駙馬爺雖然尊貴,其實過的都挺憋屈的,所以不管哪個朝代,有本事、有志向的,最不愿意的就是當駙馬。
才會有,皇帝的女兒有愁嫁的說法。
而且駙馬不掌實權,不準納妾,不能續弦,早就是好幾個朝代的慣例了。
只守著一個媳婦,李景孝愿意就怪了。
出了皇宮,幾個跟著他過來的道錄司的錦衣校尉,一看自家大人進宮時,還是麒麟袍服。
出宮就換成了斗牛袍,哪里不知道,自家大人這是升官了,還得到兩位皇帝的重賞。
心里那叫一個激動。
老大升官,自己這些下屬肯定也少不了好處。
一路往興安伯府騎馬而去時,周太監騎著馬靠近一些。
低聲對李景孝說道,“伯爺可知,當初找您麻煩的那五個潑皮,還有那居安堂的大夫背后的主使是誰?”
李景孝心里雖然早就從賈璉嘴里知道,這事和自己那位堂叔有關。
臉上卻不動聲色的,微微皺眉問道,“公公別和我說,就是我那族叔?”
周太監一聽李景孝稱呼堂叔為‘族叔’。
心里立馬知道這小子的態度了。
嘿嘿一笑,“您那位族叔,聽聞您在真武觀看病救人,藥到病除。
這才吩咐管家和那居安堂的大夫合謀,使錢找了那五個破皮。
除了圖謀真武觀的藥方,還想著萬一治不好自己,就趁機讓那些個潑皮,把您逼到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