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見李景孝在皇帝心里的地位,已經不是一般的高了。
不過想想李景孝道法高深,又會飛來飛去的神行之術,換成自己,也會和皇帝一樣想盡辦法的拉攏。
既然這樣,干脆也示好李景孝。
再不濟,也不能得罪他。
不對,周伯益忽然反應過來,李景孝這是自污。
越是不完美,越是有缺點,對皇帝來說,對皇權的威脅就越小。
從古至今那么多統兵大將,明明立下不世之功,卻總是惹出點過錯出來。
要么縱兵劫掠,要么私德有虧,亦或者貪財好色。
可見,李景孝雖然年輕,但人家不傻。
功勞太大,主動給皇帝貶低自己的臺階,大家才能相安無事。
而且私德有損,卻不妨礙皇帝認可你的能力。
反倒更愿意你一直存在著。
周伯益暗罵一句,自己活了幾十年,居然還沒一個15歲年輕人,懂明哲保身的道理。
所以周伯益只是想了想后就說道,“陛下,臣不敢僭越,如何獎賞,全是陛下由圣裁。
不過,這次能如此順利抓到刺客、查出內鬼,策反高麗貴女,全靠李大人不辭辛苦、以身犯險。
好在李大人道法神通高強,臣以為,查出了內鬼又擒獲敵將,此功不亞于陣前斬殺敵將。”
古時候四大軍功,先登破陣,斬將奪旗。
只是抓個內鬼和刺客,怎么可能就比肩四大軍功?
但對隆德帝來說,有足夠的理由,給李景孝封爵就行。
笑著揮手示意周伯益先去處理內鬼的事,自己則去了大明宮。
太上皇聽完,不由笑著問道,“皇帝,你說景祐是真好女色,還是做給我們父子看的?”
老皇帝不愧是在位幾十年的老狐貍,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去看問題。
僅僅是李景孝主動爆料自己的污點,第一個想法就是自保。
皇帝一愣,隨后仔細想想。
尼瑪的。
還別說,真有這種可能。
不過皇帝和太上皇一樣,不僅沒生氣,反而高興起來。
懂得自保的人,同樣是懂進退的人。
只要大周不亂,不管李景孝是忠還是奸,他都沒機會造反。
從古至今,造反成功的真的不多。
劉邦、李淵、隋文帝楊堅、李自成都是皇朝末年造反。
趙匡胤、朱棣、南北朝漢開國皇帝侯景、洪秀全造反,偶然性很大。
而且洪秀全雖然稱帝,差點滅了滿清,可最后還是失敗了。
只要不傻,沒出現天下大亂的情況下,再厲害的人也不敢造反。
而且越是聰明的人,越知道,造反需要天時地利。
特別是司馬懿洛水之誓后,造反的難度那是直線飆升。
大周也是因為瓦刺攻破了京城,天下大亂。
這才乘機起事,花費了十幾年一統天下。
半個時辰后,還在錦衣衛里的李景孝,就見戴權笑呵呵的帶著幾個太監,走進了錦衣衛衙門。
笑容和藹的對著李景孝說道,“咱家恭喜李大人”,說完站直身體,“有旨意”。
李景孝和其他人忙大禮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