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寧榮兩府就人來人往、熱鬧的很。
眼看賈蓉活蹦亂跳,賈珠、賈璉和王家幾兄弟,還有同齡、同輩的年輕人們,立馬知道這小子肯定服用了李景孝的丹藥。
一時間,看這小子的目光,從之前的幸災樂禍,變成了羨慕,甚至是嫉妒。
賈蓉本來就不蠢,沒多久就意識到,自己忽然比璉二叔,還要受賓客中的年輕人歡迎。
等王家兄弟,開玩笑一樣的問了句,怎么傷勢好這么快。
賈蓉這才意識到,自己好像成了這些人羨慕的對象了。
這幾天吃的苦,立馬變成了,自己那是為了配合李景孝這個姑父,忍辱負重,嚴明軍紀。
不僅無錯,還有功。
這么一想,還別說,賈蓉的腰板都直了起來。
說話的聲音也大了三分。
可惜今天賈蓉不是主角,一群人只是奉承了這小子幾句,心思就全放在了元春出嫁的事情上。
李景孝都結過一次婚了,這次娶元春就輕松了很多。
所謂的‘晨迎昏行’,巳時出門,帶著迎親隊伍去榮國府接新娘。
在新娘這邊鬧一鬧,喝個酒,等帶著新娘回到夫家,基本上已經下午。
正好黃昏時拜堂成親,然后就是喜宴。
迎親隊伍到了榮國府,早有小廝和小孩兒,提前看到隊伍,早早跑回去匯報。
李景孝不是正兒八經的讀書人出身,甚至他和讀書人半毛錢關系都沒有。
和賈家交好的文臣,其實也很少。
還基本上都是不得志,官職不高的文臣。
所以居然沒人刁難他做催妝詩,這讓這些天準備了幾首的李景孝,反而有些遺憾。
不過,賈家的親戚是真多。
京城就有八房,金陵那邊又有十二房。
雖然金陵那邊來的同族不多,畢竟婚事提前了,能趕過來的,都是騎馬一路趕緊趕慢,才在婚事之前一兩天內才趕到。
但即便人少了很多,可賈家的姻親、老關系還是太多了。
光是認人,都讓李景孝頭都大了。
李景孝這才真正的意識到,什么叫做一門兩國公的含金量。
兩個開國大將,外加兩個第二代繼承人也是戰功不小,‘門人弟子、世交親貴’遍布朝野都不為過。
什么四王八公十六侯,不是家主親臨,就是繼承人上門道賀。
有那么一瞬間,李景孝都覺得,寧榮兩府第三代、第四代要么是廢物,要么出家當道士,對寧榮兩府其實是好事。
否則,賈家三代人都掌握著極大的兵權,反而是大禍臨頭的事。
不僅皇帝受不了,就連滿朝文武和世交勛貴們,都會覺得賈家擋住了他們的上升的路。
這么一想,賈家走科舉之路,或許不是他們不知道屁股歪了,而是不得不這么做。
不過轉念一想,明朝的英國公、魏國公、定國公,人家一樣世代掌權,但只向皇帝靠攏,一門心思只聽皇帝的,世代都活的好好的。
這么算的話,好像又是賈家確實走歪了。
好在今天李景孝結婚,一定程度上,新姑爺上門,反而最大。
即便有人刁難,那也是接元春出閨房時,出嫁了的嫂子,沒長大的小姑娘們,才會刁難他一二。
熱鬧好一會,下午3點多,總算把新娘子接出門。
元春一身鳳冠霞帔,坐上十二抬的大轎,隊伍后十里紅妝,那是一點都不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