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孝之前讓三千騎兵清掃鎮江堡周圍的女真部族,殺得那叫一個人頭滾滾。
手里又有女真人投靠妖邪的證據,回京后,那兩千人頭,也是實打實的軍功。
而且這三千騎兵,經歷了清理女真人的大小戰斗,也算是見過血。
比起在京城時,戰斗力的提升可不小。
遇到戰斗,這三千騎兵比過去那是積極多了。
算是能向皇帝交差。
不過,李景孝心里其實還是有些不甘的。
而且心里隱隱覺得,遼東這邊或許只是韃靼人的煙霧彈。
真正攻擊的目標,或許會是九邊重鎮中的其他地方。
大同、宣府,甚至薊鎮,都不是沒可能。
但李景孝沒證據,只能繼續等著,看看韃靼人會不會無視對他們不利的局面非要南下。
而且他寫奏折,讓人快馬加鞭送去京城,得到的回復,不出意外強令他不得擅啟爭端。
同時也說了,大同和宣府那邊,也已經做了完善的準備。
至于薊鎮那邊,也有一支幾千人數量的部隊進駐薊鎮長城。
李景孝嘆息一聲,看樣子不管是皇帝、太上皇,還是京城的大佬們,都不希望開戰。
一旦戰事開啟,錢糧消耗就是個無底洞。
萬一打輸了,麻煩就更大。
為了讓蠢蠢欲動的李景孝安分點,來傳旨的人,不僅有內廷都檢點周延福這個熟人。
連老丈人賈政都被皇帝派了過來。
李景孝一看就知道,這是有意拉攏和提拔自己這位老丈人了。
可惜賈政是真不適合坐在實權位置上。
他這人從做官開始,就一直沒做過實事,忽然把他安排在實權位置上,那是害他。
同行的還有賈璉,李景孝一看這叔侄倆風塵仆仆,還消瘦了不少,就知道一路上還是吃了不少苦的。
一見面,互相客套一番,周延福代表皇帝宣旨。
大致的意思說,既然韃靼人不敢南下,大周這邊定然不能過于刺激韃靼人,逼得他們不得不南下。
隨后對李景孝好一頓夸,還說朝廷已經收到了高麗國王的謝恩文書。
還說高麗國王有個公主,生的千嬌百媚,溫柔賢淑。
想請大周皇帝開恩,賜婚給李景孝這個,協助西海道權家,平定境內動亂的大功臣。
李景孝聽完就翻了個白眼,什么公主不公主的,自己根本不感興趣。
真要多娶幾個媳婦,還不如惦記著王熙鳳,或者是薛寶釵。
李景孝既然娶了賈元春。
出征的這兩個多月里,賈蓉又隨軍北上。
每天吃飯,說說閑話時,輕易就能打聽到賈家親戚們的一些事。
而且書里明確說了,薛蟠比王熙鳳大,而寶釵僅比薛蟠小兩歲。
此時的薛寶釵,其實已經十三歲了。
只是除非皇帝賜婚,否則李景孝想娶王熙鳳或者薛寶釵,難度可不小。
讓兩人做妾,難度就更大。
這么一想,李景孝不由惦記上了王子騰。
作為王家唯一還掌權的人,又是王熙鳳親叔叔,只要王子騰失勢,那王家可就真成了徹底沒落的貴族了。
所謂‘龍游淺水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得志貓兒雄過虎,落毛鳳凰不如雞’。
沒落的貴族,很多時候地位還不如普通人。
好在李景孝想了想,為了娶王熙鳳就把王家搞垮,好像確實過分了。
這才一時間拿不定主意。
但要是王子騰主動惹他,或者算計他,那反擊也不會有任何心理負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