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對元春說,將來自己和元春的孩子,能達到史家雙侯的家世,那就是祖宗顯靈,幾世的福氣了。
賈母娘家姓史,也確實一門雙侯,秦可卿這話讓賈母笑的那叫一個高興。
但心里卻暗暗嘆息一聲,暗道這李家大房太太別看還年輕,比大孫女都小半歲,卻也是個厲害的主。
隨即賈母心里又欣慰的想著。
好在景祐是個明白人,兩個媳婦住東西兩個院子。
分的清清楚楚的同時,也確實能少了很多齷齪和煩心事。
李景孝又確實本事大,將來為二房賺個爵位應該不難。
一門雙侯,真的可以期待一下。
這么一來,可卿和元春就沒了核心利益上的矛盾,相處起來,自然能和諧很多。
所以賈母越發親近可卿起來。
直到天色暗下來,屋里屋外點亮眾多蠟燭和燈籠,賈母才起身說要回家。
秦可卿和元春,自然是忙起身相送。
沒勸賈母、王夫人多坐一會或者留宿。
是因為可卿知道不可能。
而且兩家離著這么近,怎么著也不會在侯府過夜。
忙吩咐寶珠、瑞珠,去準備些禮物送給賈寶玉。
再取些補品,用她和元春的名義,送給賈母、賈赦、邢夫人和賈政、王夫人。
賈母和王夫人見她做的面面俱到,而且禮物多貴重,是個大方的主,對可卿的評價又提高了幾分。
元春自然也讓人準備了禮物,但她反而有所顧忌。
總不能明晃晃的,把丈夫家的好東西,可勁的往娘家拿。
但可卿就沒這些顧忌。
除了補品外,送給賈寶玉的禮物,好幾件都是難得之物。
而可卿這么做,也讓元春感激的很。
只是元春想起丈夫說過,留賈寶玉在家中習武讀書的事情時。
張張嘴,最后還是沒說出口。
即便賈寶玉是她的親弟弟,年齡也還小,但到底還是外男。
李景孝沒在府上,自己這個當姐姐的留下賈寶玉,可卿那邊免不了會有意見。
所以叮囑賈寶玉在家要努力讀書,頓時讓賈寶玉想留在李家的心思,被甩到天外去了。
送走了賈母、王夫人和賈寶玉,秦可卿和元春姐妹倆又閑話一會。
這才各自回屋安歇。
可兩人今晚注定別想睡安穩。
心里全是對李景孝的思念和擔憂。
而李景孝此時,雖說打算快馬走夜路,可實際上出宮時,不過下午五點左右。
現在又是5月份,盛夏晚上七八點都還沒天黑。
出城跑了四五十里的,來到之前來京城的路上,就歇過馬的驛站。
因為這條官路連著薊州和山海關,每隔二三十里,基本上就有一個驛站。
而且驛站里還養著馬,專門用來傳遞軍情。
所謂的四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就是在這些驛站里換馬。
這才能一天跑四百和六百里。
而且這里其實是通州地界,除了驛站外,茶攤客棧更多。
驛站的驛卒,一眼就認出了李景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