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李景孝這一個多月里,殺的人那么多,看人的眼神里,都帶著些殺氣。
賈蓉知道自己敢拒絕,說不定真會被這位殺瘋了的姑父給斬了。
只能硬著頭皮答應下來。
好在李景孝心里明白,這小子到底是寧國府唯一繼承人。
要是死在自己手下,回去不好向元春交代。
而且賈珍為了討好自己,連尤二姐、尤三姐這兩個小姨子,一起當了元春的陪嫁送給了自己。
得了人家好處,自然就沒必要坑寧國府。
所以在賈蓉出發之前,送了他一匹速度+2,體魄+1、耐力+1的烏孫馬。
還讓賈蓉攜帶一匹棗紅烏孫馬,當作禮物送給王忠。
然后告訴賈蓉,要是王忠為難他,就告訴王忠,今后大周不僅會支持王忠的敵人。
還會發檄文,塔山諸部只要殺了他王忠,誰就是塔山衛指揮同知。
賈蓉的臉色這才好了很多。
送走賈蓉一行人,李景孝騎上追風,留下后勤隊,帶著四千五百騎兵往北走。
大戰一個月,攻破9個部落時,不僅發現大周的奴隸,還發現不少女真人、兀良哈部的蒙古人奴隸。
其實韃靼、瓦剌和兀良哈都是蒙古人,只是此時草原上,韃靼人勢力最大,把瓦剌趕到草原西邊。
把兀良哈趕到了草原東邊,韃靼人自己則占據了最大、最豐饒的草場。
有了女真、大周和兀良哈部蒙古奴隸的加入,讓李景孝越打,手下的人反而越多。
雇傭的輔兵隊也從最初的800人,擴大到了2000人。
雖然死了不少人,但只要沒死在戰場上。
就能靠著三七補血湯救回來。
甚至每次大戰之前,李景孝已經開始分發,用三七散和水,做出的三七補血湯給士兵們。
一旦受傷,就拿出水袋灌一大口,重傷變輕傷。
輕傷很快愈合,所以大軍的士氣和戰意,一直都非常高。
甚至到了聽到有大戰,一個個不僅毫無畏懼心。
摩拳擦掌的期盼著上戰場賺人頭換錢。
而且輔兵隊里,不斷加入的女真人、蒙古人拿到賞銀后。
立馬對李景孝忠心耿耿起來。
大軍徒步牽著馬,沿著松林走了40里地,來到多倫湖東側一片山丘背面時,天色已經徹底暗了下來。
李景孝命令大軍休整、上甲,自己則騎著追風上了個山丘的樹林里。
在高地觀察著,已經在多倫湖南岸安營扎寨的韃靼人的同時。
心里還想著,看圍剿自己的韃靼人騎兵數量和規模。
大同和宣府的韃靼人,應該已經退走。
最少也應該有軍令,從宣府那邊,傳遞回了草原上。
否則不可能有這多的部族,聚齊起來圍剿自己。
畢竟草原各部之間常有爭端,為那些已經被滅族的部落,報仇的決心不可能這么強。
只有韃靼人共認的大汗,才有那個資格和威懾力,逼著各部死追著自己不放。
要是自己的判斷正確,就意味著戰前希望的戰略意圖已經完成。
打完這一仗,自己也該往東,或者往南撤退了。
不過要是能收編王忠所部,甚至召集兀良哈的蒙古人跟隨自己。
那誰追、誰逃,可就難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