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孝進了圖昌衛,剛洗漱完,就見二福和趙軍恒走進來。
抱拳說道:“大人,王臺和隨行的十幾個親衛,已經全都處理好了。”
李景孝笑著點點頭,隨口夸了幾句,再讓左鎮撫司的校尉們辛苦點,多多注意軍紀。
就揮手讓兩人去忙。
在圖昌衛休整了三天,大軍再次出發時。
馬匹數量已經增加到了3萬匹,牛羊則因為換馬,和一路上大軍吃掉的,數量減少到5萬頭。
不過李景孝現在頭疼的是那2千輔兵。
這些人除了大周人外,多是被韃靼人俘虜的女真和蒙古人。
帶著這么多異族進京的話,保不齊就會有人說自己有異心。
霍去病敢招募那么多羌人,那是他遇到了漢武帝。
否則大概率連第二次北征的機會都沒有,也就沒機會一路打到瀚海了。
成就封狼居胥、瀚海飲馬的武將至高榮譽。
李景孝心里很明白,自己不是漢武帝看著養大的霍去病。
帶著兩千輔兵進京,保不齊太上皇和皇帝就會顧忌自己在異族心里的影響力。
但在草原上打了幾個月的仗,李景孝其實也已經意識到,此時對大周威脅最大的還是韃靼人。
前世的女真人能入主中原,不是女真人自己有多強,而是大明自己的原因。
所以李景孝想了想,還是寫了封奏折,400里加急送去京城。
這兩千輔兵的前途如何,讓皇帝自己決定。
大軍繼續南下走了三天,七月下旬才抵達了遼陽城。
總兵竇紹輝再次見到李景孝時,比半年前恭敬太多了。
換成誰,若是能率領3千精騎深入草原,轉戰千里連勝十三場,屠戮的部落十幾個,直接干掉的騎兵都有好幾萬。
還解了大同和宣府的兵禍。
史書上必然會重重記上一筆。
所以別說竇紹輝,整個大周近百年的武將在李景孝面前,沒人的戰績能和他比。
至于草原上已經把李景孝描述為吃人的惡魔、屠夫。
對遼陽城第一線的大周軍民來說,他們可不在乎什么仁義道德。
他們只知道,每年韃靼人都會率兵南下劫掠。
敵之仇寇,我之英雄。
普通人和底層士卒的想法就這么簡單。
大軍駐扎在遼陽城外,李景孝帶著賈蓉、牛展鵬、陳鴻升和左鎮撫司的人,進城參加了個歡迎宴后。
李景孝又寫了一封奏折,命人400里加急送去京城。
第一封是決定2千輔兵的命運,第二封則是詳細講述了自己這一路的經歷。
信里肯定有所隱瞞,也會夸大一些戰績。
而且900重騎兵,1600輕騎兵、2100傭兵和3千后勤都是百戰余生的精銳。
沒旨意就帶著這些人,浩浩蕩蕩的往京城進發,李景孝可沒那么傻。
從遼陽到京城走山海關的話,大概一千四五百里。
400里加急也要四天。
而且李景孝用的是軍情件,每天必須跑完400里。
馬累了就換馬,人累了,就換人。
李景孝這邊往京城送去奏折,遼陽城里也有兩撥人,向京城傳遞急奏。
等待期間李景孝帶著人,去了自己那11的莊子逛了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