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李景孝對這位高麗王,其實好感不小。
原因僅僅因為一句‘就算要死,也要死在上國’的話,對他很是欣賞。
對高麗人來說,國王貪生怕死是壞事。
又一副大周小迷弟的表現,在李景孝看來,這才是好盟友。
理想的高麗統治者。
而且李景孝心里還明白,自己在高麗殺的越狠,今后高麗就會越順服。
——
花了兩天的時間,在成興城城外10里一處山壁旁,筑起了一座3萬人的巨大京觀。
再次在崖壁上刻字。
而且被坑殺的九千倭寇的大坑旁,也讓人勒石立碑。
并且要求當地高麗官員,在此地建道場。
名義上說是鎮壓這4萬倭寇的魂魄,實際上只有建了道場,才會更長久的保存下去。
并且世代被當地人傳頌。
為此,李景孝直接把京觀所在的大片土地,直接劃歸道場所有。
這下,愿意做這事的當地官員和鄉紳們,不禁更多。
一個個還積極的很。
即便李景孝沒仔細去算,劃給道場的土地有多少。
但估摸著,應該有上萬畝。
土地帶來的利益本來就很大了。
若是道場建起來,油水肯定也很大。
李景孝這才放心的,帶領騎兵先行南下。
權知麗同樣騎著一匹汗血馬,跟在他身邊時,看李景孝的目光里,全是崇拜、感激和愛慕。
因為大破倭寇右路4萬大軍,咸鏡道、平安道免除了兵禍不說。
兩地不少高麗將領,已經主動率兵相投。
以至于李景孝手里的兵員不減反增。
不過高麗騎兵只有兩千,步兵倒是足足上萬。
步兵李景孝直接讓權知麗統領。
騎兵則劃歸給自己統領。
沒想到這女人居然寧愿待在自己身邊,也不愿意當高麗步卒的統帥。
但這決定其實聰明的很。
權知麗到底是女人,在這個男權社會,能力再高也會被打壓。
與其和高麗的將領們扯皮,甚至被人拖后腿。
還不如一直跟在李景孝身邊。
不僅安全,還有的是功勞拿。
而且倭寇右路軍在釜山登陸后,一路打進高麗王城,沿路那是狂飆突進,搶了十幾個城市的財富。
大部分雖然在三路大軍分兵時,已經被送回了倭國。
但分兵之后的一路上,還是搶到了很多的財物。
前天按照李景孝的規定,6成戰利品分發給士兵。
加上一個人頭2兩銀子,權知麗從廣元城帶來的1千步兵、500騎兵和500弓箭手,人人至少分到七八兩的銀子。
而且按照10個人頭百畝地的獎賞,已經有不少人已經有資格分百畝了。
甚至有幾十個,能當一村之地的領主了。
對那些普通人士兵來說,此時李景孝讓他們殺入倭國,不會有一絲的猶豫。
后面投靠過來的2千高麗騎兵,1萬步卒知道這消息后。
即便是將領都開始尋思著,如何獲得足夠多的土地。
至于土地在倭國的九州島,那也不叫事。
大不了打個折扣,賣給那些愿意留在九州島的高麗人和女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