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南下的速度還得快,免得糧草不夠,支撐不到奪回龍山倉。
只是小西行長的行動,已經被李景孝看的一清二楚。
他也不和對方決戰。
派出6千女真人,在2千高麗騎兵的帶領下。
分成4隊,輪番和南下的倭寇交戰。
不過高麗騎兵和女真騎兵按照李景孝的交代的。
每次都主動現身,等著倭寇整頓軍陣。
然后高麗和女真騎兵奔襲,做出要沖陣的樣子,實際上射幾輪箭雨就回撤。
目的很明顯,就是拖住南下倭寇的行軍速度。
本來只需要一個星期的路程,居然走了十二天,才從平壤退回到高麗王城。
7萬人一路上,也減員了足足一萬二。
一部分是被騎射射死。
但大多數是每天只能吃一頓,體力不濟,跟不上部隊的腳步而走散。
或者被遺棄和餓死。
這5.8萬倭寇進入王城,簡直是餓死鬼投胎。
城內本來就不多的糧食,立馬就開始短缺起來。
然后就開始搶奪高麗王城內,高麗百姓和權貴家的糧食。
甚至為了減少糧食的消耗,開始人為的屠殺高麗百姓。
順帶著,讓倭寇們發泄心里的不安和恐懼。
但中路軍主將小西行長,和其他倭寇將領都明白。
局勢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刻,要么困守王城,等著倭國那邊派兵支援。
要么就只能不顧一切的繼續南下,奪回龍山倉。
高麗王京里的倭寇在做最后的準備,李景孝自然也不會什么都不做。
而且他還想著攻入倭國,當然需要更多的兵員。
所以用糧食去招募高麗壯勞動力,輕輕松松就在這些天,招募到了2萬人。
這些人去打仗肯定不行。
但加固防御,充當后勤兵還是沒問題的。
李景孝還把繳獲的倭國武器,盔甲,分發給了挑選出來的3千高麗壯勞力。
全交給了權知麗,這次這女人沒再拒絕。
這三千人都是普通人,只要給吃的就聽誰的。
萬一有人鬧事,直接拉出來當眾斬首,其他人也就老實了。
權知麗的手下,也從2千人變成了5千人,就是整體戰斗力下降的厲害。
不過這也沒關系,李景孝也沒指望這些人參戰。
能在主力大軍后面當輔助就夠了。
而且人數多,有時候對敵人也是種威懾。
甚至真正決定戰斗勝負的,其實就是幾千精銳而已。
甚至一兩千,幾百精銳就能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
李景孝在倭寇的中路軍進入了王城后的第二天下午,發現城內的倭寇已經在做準備了。
當晚就獨自飛到王城的上空。
此時倭寇是困獸猶斗,只要上下統一了目標,死戰的可能性非常大。
面對五萬多為了活命,為了回家的老兵,李景孝即便覺得自己帳下的士兵能贏。
但傷亡肯定小不了。
而且自己手下一半都是騎兵,機動性強、攻擊力強。
可對守城就沒多大的效果了。
:<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手機版:<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