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幾天內,仗著機動性,三支騎兵先后燒毀三座李景孝嚴令要求毀掉的大碼頭。
然后仗著李景孝的默許,女真人和高麗騎兵,那是真的肆無忌憚、毫無底線的四處為惡。
而李景孝的目的,無非是激勵士氣的同時,大量消耗九州島其他勢力的戰爭潛力。
種田的普通人大量死亡,農田被燒毀,自然就很難打持久戰。
而且等占領了九州島,從高麗、女真那邊移民過來。
那些空閑的土地,才能把移民限制在九州島上。
并且為了保護自己的土地,而不得不和倭國人繼續打下去。
說白了,李景孝不在乎倭國人和高麗人、女真人的死活。
只要他們今后很多年里,一直存在著無可調和的矛盾就行。
而幾支騎兵部隊四處游擊,也讓九州島上的大小勢力,基本上沒法組成聯軍。
李景孝靠著千里眼,很容易就能看到各個城市的虛實。
只要有部隊出城,他就會帶著騎兵埋伏和圍殲這支部隊。
打了幾場殲滅戰,九州島上一個個勢力和城池,都只敢困守城池不敢出來了。
戰爭的優勢,已經越來越偏向李景孝。
一些小家族、小勢力,得知李景孝大肆把九州島的土地,分封給倭國降兵、女真和高麗人后。
真有人開始動起了投降的心思。
戰國時代的倭國人,家族和土地就是一切。
為了土地,他們能拼命廝殺。
為了土地,也能掉頭就背叛主公。
為了土地,家主自殺都行。
所以只要能保住家族和領地,投靠更大的勢力,在此時的倭國根本不算什么。
而且猴子把九州的土地,大量的分封給自己的親信。
逼的本土勢力不得不低頭的同時,其實就已經埋下了禍亂之源。
以前猴子大有一統倭國的實力和信心,自然沒人跳出來搞事。
現在入侵高麗的15萬大軍全軍覆沒。
其中還有好幾萬投降,掉頭進入九州島,成為李景孝手里的刀。
九州島再次掀起戰火。
九州島的大友家和島津家、立花家、毛利家自然動了其他的心思。
立花山城雖然是立花家建的,但他們早就被趕出了立花山城,至少一百五十年了。
這幾家不僅派使者,去立花山城求見李景孝。
還開始試探猴子分封到九州島的,幾個心腹勢力家族的虛實。
李景孝的目的,本來就是再次挑起倭國的戰亂。
對于本來就不服猴子的家族,當然是歡迎和拉攏。
又過了半個月,1萬遼東軍、3萬高麗兵和3萬倭國降兵抵達了立花山城。
李景孝立馬一改之前,對北邊采取防守。
對南邊的九州島勢力,則是拉攏和攻擊并行的策略。
直接派人去告訴大友和島津、立花、毛利四家,要么開戰。
要么投降。
亦或者結盟共同對付猴子。
不出意外,離立花山城最近的大友家,眼看足足十多萬大軍就在自己家門口。
那是左右為難,但隨著李景孝在高麗的戰績傳遍九州島和大友家,事情又開始有了轉機。
李景孝知道這些大名們心里在想什么。
除了對猴子的畏懼外,心里肯定還在想著,大軍遠渡重洋,攻占九州島或許不難。
但等到猴子的大軍準備好,結局就難說了。
而李景孝可不會按照別人的想法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