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孝一看這大槊長一丈八,槍頭就二尺五,也就是60厘米。
槍身金光閃閃,還刻著龍鱗紋。
槍頭更是寒光閃閃,一看就鋒利異常。
最重要的是,這槍確實好看。
所以一眼就喜歡上。
伸手去拿,還別說,確實挺重的。
但比起擎天白玉柱,還是輕了不少。
既然白玉柱都能耍得動,這桿大槊就更不用說了。
李景孝握著槍舞動一番,越耍越覺得順手。
擎天白玉柱雖然好,但李景孝在棍法上的修為,確實比不上槍法。
要不是槍法和棍法很多都相通,李景孝不見得會使擎天白玉柱。
而敖閏看著李景孝使出各種槍法時,心里正暗暗慶幸自己沒怠慢李景孝。
否則光憑這一手武藝,整個西海龍宮大概也就自己的大兒子摩昂,才能敵得住他。
至于為何要把摩昂太子看中的武器送給李景孝,老龍王又不傻。
這是覺得李景孝不僅道法武藝都極好,背后應該還有厲害的長輩。
而自家大太子想使用這桿大槊,還不知道得修煉多少年。
與其放著吃灰,還不如送給李景孝討得個大人情。
至于自家兒子,大不了命人再鍛造一桿便是。
以龍宮的富庶和鍛造技術,確實不是什么難事。
說不定還能鍛造出更好的。
李景孝舞動了幾套槍法后,心情不由大好。
而且既然當初和紅樓世界中的洞庭龍王,相處的不錯,還給他解決不少麻煩。
獲得的回報也不錯。
李景孝自然不會忘了和西海龍宮搭上關系。
作為一海之主,李景孝可不信整個西海都臣服于龍宮。
必然有叛逆或者占海為王的水寇。
既能賺經驗,也能從龍宮獲得些好東西。
所以李景孝收槍進物品欄,拱手對著老龍王說道。
“多謝龍君,今后這西海有事,大可去西牛賀州的碗子山波月洞找我。
貧道定然助龍君一臂之力。”
西海龍王和偏殿中的龍婆不由臉色一喜。
送這道士大槊,為的就是這句話。
一時間,氣氛不由和諧起來。
而敖閏在酒宴上,還試探了李景孝幾句。
李景孝那是巴不得西海有叛逆,好讓自己賺經驗。
所以說的那叫一個情真意切,仿佛自己是這世上最信守承諾的人。
甚至直接開口說,若是真有亂賊、匪寇。
自己愿隨西海的大軍前去討逆平叛。
還說自己十年前,親帥10萬大軍征討過異族。
聽的敖閏和其他人目瞪口呆起來。
但隨著敖閏和龍宮的將帥,聊起軍事方面的話題時。
李景孝說的是頭頭是道。
李景孝確實親率大軍出征,而且還是兩次。
第一次偷襲韃靼人時,還有些生疏。
但到了第二次率軍進入高麗,再統兵攻入倭國的兩場大戰。
李景孝自問自己已經算是合格的統帥了。
不管是排兵布陣、安營扎寨,還是后勤方面的事,都是了如指掌。
聽的敖閏和西海將帥們,不得不相信他確實當過統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