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元年九月十七日,幽州柱國將軍韓令與并州刺史李源同時派遣信使來質問被吳信任命為暫時總理涼州邊塞軍政的你。】
【他們憤怒的質問你為何他們早在半個月前就開始通知你讓吳信他們撤退,為何到如今還沒有撤退。】
【要知道鮮卑與烏恒人早有異動,他們的大軍早就消失在了他們的視野里,這種情況萬分危急,一個不好,那么在大軍與匈奴人決戰時被偷襲,十數萬大軍就會全部覆滅在草原上。】
盯著這條消息,荀瑾瑜想都沒想,就直接準備帶領剩余駐扎在涼州的士卒準備前往救援吳信。
因為她很敏銳的察覺出了上述消息中韓令他們所說的半個月前傳來消息,自己卻沒收到消息的原因。
這一看就是有人攔截了自己的消息。
而且能在吳信掌握著錦衣衛的情況下,還能繞過他們的視線,做出這種事情的人只能是世家。
不然根本沒法解釋,有誰敢去攔截這種關乎軍事急報的重要事情。
這可是重罪,正常人不可能去干。
更何況吳信也沒得罪什么人了,除了在朝堂上時為了把持朝政時,得罪的那些邊境世家。
因此,只有他們敢干這種事。
并且也只有他們能與烏恒人還有鮮卑人進行交易,并打動他們調遣大軍。
因為這兩州的世家在之前的游戲中她就已經了解到了都不是好人,全是養寇自重好手,跟涼州世家一樣,全是利益熏心之徒。
販賣人口只是尋常,走私武備更是拿手好戲。
一個比一個臟,一個比一個該死。
“明公,你們撤退了嗎?”荀瑾瑜一邊焦急的用著吳信讓朱正給予給自己的權利不停的調遣著涼州士卒,一邊保持著后勤調度不斷,盡可能保證自己再走了之后,救下吳信之后,不會因為后勤問題功敗垂成,倒在草原上。
聽到荀瑾瑜的詢問,吳信沒說話,而是眉頭越皺越深。
他看著腦海中的消息和逐漸展開的畫面,真的很想說兩句。
“小牛馬啊,你早不說,晚不說,現在在我跟匈奴人決戰的時候讓我撤退,我怎么撤退啊?”
“而且,現在想撤退,也來不及了。”
但聽著荀瑾瑜那焦急的聲音,和她那不斷扯著自己衣袖的動作,吳信終究沒說出口,而是臉色漸漸沉了下去。
【匈奴人對于你們的進攻已經幾乎要失去了抵抗能力,但即便如此,他們依舊靠著一腔血勇和匈奴大汗阿爾曼的鼓舞死死地抵抗著。】
【不過這對于你們并不算什么,因為誰都知道,此時勝局已定,無非是時間的多寡罷了。】
【然而就在這時,意外發生了。】
【被朱正派遣在戰場周圍巡邏的一些斥候突然來報,告訴你們周邊出現了大量的異族騎兵,目標直指你們與匈奴人的正面戰場。】
畫面一轉。
【“嗚——”】
【低沉的號角聲陣陣。】
【大地在馬蹄下呻吟。】
【正在與匈奴人奮勇廝殺的一部分大周士卒們在朱正的指揮下,面色不甘,又帶著惶恐的迅速脫離戰場,希望重整軍陣。】
【然而,大部分人早已與和匈奴人殺紅了眼,根本置若未聞,亦或者聽到了指揮陷入驚恐,被匈奴人斬殺。】
【數以萬計的異族騎兵出現在了他們的視野里,他們匯聚成無邊無際的浪潮,大笑著,咆哮著向著大周士卒們席卷而去。】
畫面結束。
【烏恒人首領與鮮卑人首領被你得罪的邊境世家許以重利,收買率軍圍殺于你,因為他們并不需要一個對外戰爭強硬并受皇帝極其恩寵的人。】
【更何況,他們也急需給永安帝蘇綰一個教訓,讓她明白只有保證他們的利益,才能穩固邊境。】
【所以,你與朱正還有十數萬的將士成為了他們犧牲品。】
【你們被烏恒人與鮮卑人共計十萬大軍圍殺。】
【你們陷入了險境。】
【大周士卒因驚慌士氣暴跌。】
【大周軍右翼已被擊破。】
【匈奴人開始配合鮮卑與烏恒人他們進行夾擊。】
【你們腹背受敵,開始出現潰兵。】
【朱正大纛前移,暫時止住崩潰趨勢。】
一連串的負面消息,如刷屏一般,在吳信腦海中閃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