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秦王府。
一間樸素的房舍中。
坐在案牘前沉思的蘇綰依舊還沒意識到自己已經陷入了吳信與荀瑾瑜兩人的謀劃中。
畢竟吳信能答應自己暫時忍耐,她都已經覺得算是燒高香了。
根本沒去思考那么多。
更何況對于別的事情來說,還是如今面臨的局勢在她眼里更重要些。
吳信雖然答應了自己暫時忍耐,但按照他的性格來說的話,一旦自己沒有把朱正三人安撫下去,最后還是會鬧的不愉快。
因此,在得到吳信的承諾后,她便馬不停蹄的在界面在選擇召見了朱正三人。
并準備以朱正為突破口,來勸說三人不要去針對吳信。
至于為什么以朱正為突破口。
當然是因為朱正與吳信有共破匈奴之誼,兩人相處的時間也更久些,也有著互相欣賞的時候。
【永安二年二月二十一日,在得到吳信的承諾后,你便返回宮內,選擇召見了朱正三人。】
隨著這條消息在蘇綰腦中劃過。
她的腦海中也展開了新的畫面。
【乾清殿。】
【蘇綰坐于高臺上方的丹椅之上。】
【朱正三人則被蘇綰賜座于下方。】
【“朱公,吳信也曾與你共破匈奴,你也算跟吳信有著一段生死之誼…”】
【蘇綰站起身,緩緩走下高臺,隨后在朱正三人沉默的注視中,立于他們三人面前。】
【“所以為何就連朱公你也要勸朕對吳信動手呢?”】
【“要知道,吳信雖說有著異心,但自起兵以來,無有逾越之舉,我們動手,豈不是讓忠心報國者寒心,而使奸邪之人猖狂。”】
【“五州相連,此時正是修生養息以圖重整山河之時,若是這個時候再起禍端…”】
【“怕是大周又將復風雨飄搖之態。”】
【說完,蘇綰便在朱正三人苦澀的目光中,躬身一拜。】
【“所以,朕在此請求諸位,不要去針對吳信…”】
【“畢竟此時,朝堂清凈,外敵未除,正是齊心協力之時。”】
【朱正三人相顧環視一眼,神色變幻,但最終還是沒說話,只是齊齊起身,也躬身一拜。】
【雙方沉默許久。】
【直到片刻后,朱正才在韓令、李源兩人的動作中嘆息道:“國家仁慈,為大局想,陛下能有如此胸襟老臣三人佩服…”】
看到這,蘇綰眼神一凝,她明白朱正后續肯定還有話說。
因為朱正沒有直接答應她不去針對吳信。
那么后面要說的就應該就是他們為什么會如此不智想去針對吳信的原因吧?
是的,不智。
雖然朱正三人給自己的密奏中,說的是吳信威望比自己大,他們才想叫自己去限制或者處理掉吳信。
但其實蘇綰很明白。
肯定不單單就這點原因。
因為她如何也不相信,三位知天命的老臣子,兩位被自己父王稱之為柱國的會看不清現在大周的局勢。
要知道就連自己都看的清楚。
果不其然。
畫面中的朱正剛說完,便話鋒一轉。
【“但陛下,您說的局勢,我們又怎么會看不清…”朱正苦笑一聲,眼中露出疲憊,原先挺直的背脊,也彎曲了下去。】
【韓令與李源見此,也嘆息一聲,強撐著的身形,也跟朱正一樣,眼中露出疲憊,背脊同樣彎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