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對于吳信會接受世家的投效,蘇綰并不感到意外。
即使吳信在她的印象里仿佛永遠對于世家是零容忍,必須誅滅的態度。
但人都是會長大的。
經歷多了,他自然也會明白世家是殺不完的。
不說如今吳信其實也算世家中的一員。
還有他手下那些功績顯赫的將領和在如今朝堂上,也頗有呼風喚雨之勢的荀瑾瑜。
其實也都是屬于未來的世家豪強。
只不過他們都屬于君子之澤,五世而斬中的君子罷了。
至于為什么說吳信也是。
當然是因為,自己所在的皇家就是天底下最大的世家。
而,吳信…嗯,是自己的妹夫。
當然也是世家中的一員。
因此,她最多是對于那些敢于投效吳信的世家他們的魄力感到意外。
但思索了片刻后,她又覺得理所當然了。
畢竟世家始終是世家。
凡是一個家族能夠存在上百年以上,那么可靠的不就是運氣了。
長久不絕的人才,也就是聰明人,才是他們能長存于世的原因。
有人看清楚了局勢,想進行豪賭,也很正常。
所以沒什么好糾結的。
還不如想想統一北方后,下一步該怎么做比較好。
畢竟如今游戲內的大周雖然看似有了中興之勢。
但實則是空中樓閣,水月鏡花。
因為這一切完全是靠著強大的軍事在支撐。
而地方治理…
不能說是一片稀爛,也只能說是有些混亂吧。
畢竟能夠使用的官員數量實在太少了。
而吳信的小妾荀瑾瑜應該也是清楚這點的。
所以她調遣了幽、并、冀三州剩余官員來補充朝廷被吳信屠殺一干二凈的中央官員與涼州官府,來保證朝廷的運轉順暢和涼州暫時的運轉。
但即便如此,卻依然杯水車薪。
因為很多地方其實都處于一種停擺狀態,沒有足夠的官員,他們都身兼數職,忙的天昏地暗卻依舊無法處理完那戰后的一系列政務。
雖然如今的民心都非常高,一時之間不會出什么大問題,但時間久了,就容易出大問題。
更別說現在吳信又一下子吃下了四州。
缺口又將變大。
因此,思來想去,蘇綰就把目光投向了寒門。
畢竟識字的除了世家就只有寒門了。
更何況,之前她早就想那么做了。
但因為吳信那除了百姓,不分敵我的攻擊行為,讓很多寒門也受此牽連,導致他們猶豫不決很難拉攏。
而現在他接受了部分世家的投靠,也是會打消他們心中的猶豫的。
所以,也是時候拉攏他們了。
想到這,蘇綰就按照心中的想法,下達了一條指令。
【在深宮養胎的你在收到吳信收復北方四州的消息后,向被你任命為丞相的荀璟下達了一則詔書—】
【“唯才是舉,任人為賢。”】
蘇綰沒有寫的太復雜,因為她清楚吳信這個小妾荀瑾瑜能明白自己的意思的。
因為她很聰明,心眼子也特別多,不是一個蠢人。
自己都能看清的問題,她當然也能看清。
但出乎蘇綰意料的是,荀瑾瑜卻選擇了反駁了自己的詔書。
【對于你下達的詔書,丞相荀璟用自己的相權選擇了封駁,并向你諫言—】
【“此事事關重大,陛下當與魏王殿下商議過后,在行決斷。”】
【“以免魏王殿下心生不悅,君臣失和。”】
吳信會不會不悅,蘇綰不知道。
但她是真的挺不悅的。
因為她看懂了荀瑾瑜是在警告自己,不要去做多余的事。
并且,她還是在暗示自己,她明白她也懂,不要自己去指手畫腳。
至于她為什么明白卻不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