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為什么要繼續居于邊境,為什么要繼續承受那蠻夷之苦?”】
【“如今魏王憐憫你等,給了你們進入廟堂的機會,給了你們坐于三公九卿的機會,給了你們脫離蠻夷之苦的機會,你們難道還是要為了那蠅頭小利而猶豫不絕嗎?”】
【說罷,陳承便不再理會眾人,轉而是面色鄭重向著吳信又行了一禮道:“雖然我不知道你等是怎么想的,但魏王殿下,我陳家與北方四州世家愿意全力支持…”】
【“不!”】
【“我徐州陳氏,愿意將一切都奉獻給殿下,只希望殿下之后允許我把家族遷往關中,為殿下盡忠!”】
【陳承話語剛落,眾人面色紛紛動容,隨即連忙爭先恐后的向吳信躬身行禮高呼道—】
【“我并州王氏,愿意…”】
【“我幽州張氏,愿意…”】
【“…”】
畫面結束。
【永安二年十月十三日,在徐州徐家陳承的一番言語和搶先表態下,你所召見的并州、幽州部分世家家主也向你表態,愿意奉獻自己家族的一切,只為換取你許諾在事情結束以后,讓他們把家族遷往關中,為你盡忠。】
看到這,吳信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選擇了允諾。
畢竟這也沒什么,無非就是讓他們不必在之后跟其他世家卷,能保送。
而且想讓人支持你給好處也是必須的。
更何況,本身關中在自己的規劃中就想遷世家進來。
等于自己白嫖他們的支持,左右不虧。
當然,他們也不虧,只不過都是各求所需而已。
【你答應允諾他們。】
隨著這條消息的落下,吳信思索了片刻,又下了一個指令。
【你征辟陳承為自己的幕僚。】
【對于你的征辟,陳承納頭便拜,隨即高呼—】
【“明公彀中藏龍臥虎,放之海內皆可稱賢!”】
【“承能得明公征辟,實乃三生有幸!”】
【“唯有為明公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方能報明公知遇之恩!”】
“…”
看著如此果決能舔的陳承,吳信沉默了一下。
因為他雖然說的句句屬實,但還是讓吳信有點…蚌埠住了。
不過算了。
畢竟人家說實話,自己總不能不讓別人不說吧?
而且對于這個陳承,吳信確實有很大興趣。
古話說的好,識時務者為俊杰。
但這個陳承可就不止這點了,這簡直就是太識時務了,在加上之前他的種種行為,吳信還明白這人能力確實可以,甚至稱的上是人杰。
更何況考慮到現在他麾下大多都是武將,謀士確實少。
而且荀瑾瑜雖說越來越好用了。
字面意思,不要亂想。
但總歸分身乏術,自己總歸要有一個能幫自己出謀劃策,查補缺漏的人。
所以這也是吳信征辟他為自己幕僚的原因。
不過現在既然這件事也完成了,那么也該正式開始自己的計劃了。
…
與此同時,另外一邊。
秦王府。
蘇綰正在屋內來回踱步著。
她有點猶豫。
至于為什么。
當然是因為之前吳信說的話,又再次引發了她心中一直藏著的愧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