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清你到時候要怪就去怪她吧。
可千萬不要來怪我哦。
【永安四年四月,各國使臣皆已抵達洛陽,你給予了他們應有的尊重,展現了大周禮儀之邦的風范。】
都到了嗎?
那差不多可以開始了。
反正也準備的差不多了。
看著眼前的消息,吳信思考了一會,便直接開始了自己準備已久的耀兵大典。
【永安四年四月十號,你宣布耀兵大典正式開始,并邀請各國使臣同你一起前往未央宮墻上觀禮。】
畫面一轉。
【未央宮宮墻之上。】
【吳信與各國使臣已然來到了此處觀禮。】
【宮墻之下。】
【站在預訂位置觀禮的百姓在見到吳信的身影后,便從喉嚨之處高昂而又洪亮的歡呼聲—】
【“萬勝!”】
【不是萬歲,也不是魏王,在他們的心里,即便過去了兩年,但吳信曾經帶領他們攻破洛陽,為他們取得公道的樣子依舊歷歷在目。】
【“萬勝!!”】
【下一秒,隨著第一聲歡呼落下,一聲比一聲高昂的歡呼聲,回響在整座洛陽城內,來回撞擊在每個人的胸口處。】
【同一時間,巨大的號角聲與沉悶的戰鼓聲也開始從另一方向響起。】
【吳信手扶著利劍,循聲望去。】
【本就被宮墻之下,那震撼人心的歡呼聲所震驚的使臣們也跟著望去,隨即表情便凝固了。】
【戰馬的奔馳聲如同重錘一般,擊打在了這些使臣的心中。】
【三千武裝到牙齒的甲騎席卷而過。】
【戰馬驅馳間,旌旗獵獵作響。】
【他們面戴鐵面,頭頂玄盔,身披鐵甲,手握騎槍,左右腰間,佩弓箭,懸馬刀,在萬眾矚目中,于戰馬之上,夾住馬腹,站立而起,向著吳信所在的宮墻上,舉起騎槍,嘴中高呼—】
【“萬勝!!!”】
【“大周萬歲!!!”】
【他們話語剛落,數以萬計的觀禮百姓也再度爆發出山呼海嘯般的吶喊聲,與他們的高呼聲相互交應。】
【只聽著那些使臣心驚膽顫。】
【畢竟,隨之而來的,便是一個又一個的軍陣。】
【數百,數千。】
【或大或小的軍陣在戰鼓與號角聲中踏著整齊如一的步伐,昂首挺胸的,扛著長槍踏步向著宮墻方向走去。】
【直看的使臣們雙腿發顫。】
【因為隨著軍陣的距離越來越近,百戰之世所擁有的肅殺之氣也撲面而來。】
【槍戟如林。】
【鐵甲在陽光的照射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一面又一面的旌旗在神武軍的踏步間,迎風飄揚。】
【盔甲撞擊佩刀的聲音不絕于耳。】
【百姓愈發瘋狂的吶喊聲響徹四方。】
【吳信左右看了一眼,然后看著使臣們大汗淋漓、雙腿發顫的樣子,嘴角勾起一絲藐視的笑意,隨即雙手插著腰間的紫帶,踏前一步,向著已經在宮墻下站定的軍陣舉手示意。】
【同一時間,下方的軍陣就如同演練過千百遍般的,舉起手中的長槍呼應。】
【鋒利的槍頭直擊使臣們的內心。】
【大風呼嘯中,震耳欲聾的吶喊聲蓋過了一切聲音—】
【“宜懸頭槁街蠻夷邸,以示萬里,明犯強周者,雖遠必誅!】
【“萬勝!”】
【“萬勝!!”】
【“萬勝!!!”】
畫面結束。
【耀兵大典—吳信】
【“以梟雄之姿,雄武之兵,威服四夷!”】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