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暗處,你卻開始令涼、并、幽三州總兵開始調遣軍兵,時刻準備“校獵于漠北,耀武于草原。”】
【并找機會駐兵于中立地帶,把自己的觸手伸向草原,為逼迫匈奴同意你開西域商路做準備。】
【畢竟,雖然你限制于大周現今休養生息的政策,無法大范圍調遣軍兵,但小范圍調遣軍兵還是可以的。】
【但在考慮到你沒有一個正當理由,隨意進軍草原,容易讓那些跟你剛剛簽訂貿易條約的西域諸國害怕。】
【從而使得他們跟匈奴人站在一起,所以你暫時潛伏了下來,開始默默的挑起草原的紛爭。】
古代講究師出有名。
不僅僅是戰爭。
國與國之間亦如此。
即便匈奴人跟西域三十六國關系極差,但也不能忽視這點。
畢竟你一下展現虎狼之勢,還不講道理,容易讓別人擔憂。
今天你可以不講道理進攻匈奴。
那么你明天是不是也可以不講道理打我們?
尤其是在他們見識過大周現在比匈奴還強的情況下。
這種擔憂會更甚。
誰也不想有身旁來個比原先鄰居還不講道理的國家。
所以,吳信決定先讓他們打打,然后在一方快撐不下去,求助自己的時候。
以這個名頭,進軍草原,完成自己的目的。
【永安四年七月,草原又起波瀾,在你的暗中支持與挑撥下,南匈奴與北匈奴發起了草原霸主之爭,打的難舍難分。】
【這不僅使得你在互市中,用大周軍兵換下來的劣質武器與物資換取了匈奴大量錢財和牛羊,還令他們的戰爭烈度進一步升級,損失更大。】
【即便他們察覺到了,對方的軍兵也擁有著自己相同的武器,明白了你的虛偽,但在這一刻,他們也顧不得這么多了。】
【因為失去了你的物資與武備支持,他們就會落后對方,從而在這場草原霸主的斗爭中失敗身死。】
【永安四年七月十五日,南匈奴在決戰中大敗于北匈奴,南匈奴損失慘重,開始節節敗退。】
【南匈奴大汗雖然明白你的心思,但在這種局勢下,依舊選擇請求你發兵幫助他進行反攻。】
【并且,為了得到你的全力支持,不讓你在北匈奴反應過來一樣討好于你,讓你兩邊倒。】
【他還特意派遣使者向你表示,他愿意同意重開西域商路,并向你俯首稱臣,成為大周的臣子,為你在草原上放馬。】
【面對南匈奴大汗的請求,你的選擇是—】
【1:同意他的請求,發兵草原。】
【“是時候讓大周的威名,再次在漠北的草原上響徹了!”】
【2:拒絕他的請求,坐視他敗亡。】
這還用選嗎?
盯著這兩個選項。
吳信沒有絲毫猶豫的朝著第一個選項按了下去。
匈奴人,歡呼吧!
你們的新爹。
吳信。
又再次要降臨在他忠心的草原上了!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