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浮現在腦中的信息。
此時此刻。
吳信面色古怪。
畢竟…
大周興,吳信王。
這六個字一出,他就明白是誰策劃的了。
吳信抬頭向著荀瑾瑜方向看去。
不出絲毫意外的。
荀瑾瑜也在看著他。
一切盡在不言中。
而緊貼著吳信坐著的蘇婉清,在看到兩人那“眉目傳情”的樣子后,則眼睛一瞇,浮現出些許不滿。
但在思索了一下后,最終還是什么也沒說,只是輕哼了一聲,又轉頭看向了游戲,操縱著自己的人物趕回洛陽。
畢竟吳信前面哄的她很開心。
所以她決定暫時對吳信與荀瑾瑜之間的“山盟海誓”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更何況,吳信的想法她也感知到了。
明白荀瑾瑜已經開始幫助吳信謀劃登基一事了。
因此,她也得盡快趕回洛陽,參與到這次事件里面,免得錯過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
【昭武二年十月十五日,天上落神石,其上刻字的祥瑞,在無數只看不見的大手推動下。】
【一傳十,十傳百。】
【引起了關中百姓的的討論。】
【就連久居深宮的你,都有所耳聞。】
【他們高興的議論著,是不是上天在向大周降下旨意—】
【希望讓他們所崇敬的魏王進位天子,庇護萬民。】
看到這一幕。
剛剛才壓下心中羞惱不久,默默地收拾著被自己弄得凌亂不堪、散落一地的文書的蘇綰,不禁手中動作一頓。
但很快便繼續滿臉平靜地收拾起來,沒有理會這條消息。
因為她早就有了心理準備。
更別說此前吳信之心,便是路人皆知。
所以,走到這一步也不奇怪。
【而面對此等傳聞的魏王信卻并不開心,反而是在朝堂上“大怒”,他覺得是有人想在暗中“中傷”他這位大周忠臣。】
【因此,他遣錦衣衛嚴禁百姓在傳出此“流言”,并義正言辭的當著朝廷諸公之面道—】
【“我吳信自起兵以來,便深得陛下之信任,得其恩惠何其多也,怎可做如此不忠不義之事?”】
【“再有此言者,格殺勿論!”】
蘇綰手中動作再次一頓,有些沉默。
因為她雖然明白這只是吳信為了不承擔篡位罵名做的秀。
但她還是為吳信感到羞恥。
畢竟怎么會有這么不要臉的人?
你要不看看你在說些什么?
忠義這兩個字跟你有關系嗎?
而且你也知道受了本宮多少恩惠啊?
混賬東西!
罷了。
蘇綰嘆了一口氣。
隨即在界面在點了點。
畢竟到這個地步了。
雖然沒人和她說,但她也得主動一點去配合。
不然…
就是別人逼她主動了。
【昭武二年十月十六日,在聽聞朝堂的事情后,你心知肚明的寫了一封禪讓詔書—】
【“咨爾魏王:昔時,帝堯將帝位禪讓于虞舜,虞舜亦以同樣之德,將天下托付于大禹。】
【“故,天命不于常,唯歸有德。”】
【“而君之德,遠甚于朕,天下楷模也。”】
【“何不順大禮,以肅承天命?”】
【你的禪位詔書一經發出,原先被吳信嚴令禁止進諫他上位,而猶豫著是否去“勸說”你的諸公心下稍安,再次向魏王信進言—】
【“自殿下揮兵而起,迄今已歷九秋矣。”】
【“然吾等雖知殿下高風亮節,明忠義,德澤四海。”】
【“可天降大任于殿下,殿下亦不可肆意妄為,當應其期。”】
【“方可安萬民之心矣。”】
【對于這次諸公的進言,魏王信既沒有同意,亦沒有拒絕。】
【而是以自己需要在思考幾日為理由,暫且擱置。】
【隨后他便來到了寢宮,找到了你,詢問你是否是真心禪位于他。】
【對此,你的回答是—】
“…”
這有什么好問的?
蘇綰冷笑一聲。
假意的。
本宮恨不得把你殺掉。
不過蘇綰雖然心中是這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