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釜沉舟?
從未聽過的詞語讓荀瑾瑜心中警惕的同時,也讓她頗為好奇。
因為從消息中透露的信息來看,這個詞語是這吳二從吳信那邊聽來的。
那這也說明,明公看來還是有很多事情是她不知道的。
不過這不是重點。
嗯,這不是重點。
對,這不是重點!
荀瑾瑜心不在焉的想著,然后才定了定神,重新把注意力轉移回模擬中。
重點是既然這是明公教的。
那她可就得繼續小心謹慎些了,避免陰溝里翻船。
畢竟明公別的本事沒有,就在這打仗上面尤為突出。
嗯…還有好澀。
哦…還有個地方也突出。
不過這不重要。
荀瑾瑜面無表情的在心中嘆息一聲。
看來她還是跟蘇婉清待久了,被影響到了,不然怎么老是想些亂七八糟的事情。
荀瑾瑜再次穩定了一下心神,隨即在盯著眼前的畫面思索了一下后,便下達了自己新的指令。
【攻破壺關外城后,你沒有留給替天教絲毫喘息之機,反而嚴令夏軍繼續向著壺關內城進軍。】
【你希望趁著攻破壺關外城,夏軍士氣鼎盛之際,替天教士氣跌落之時,畢其功于一役,徹底擊潰剩余的替天教眾,把這座雄關收復。】
【可同時,盡管壺關看起來已經是你的囊中之物了,但你也沒有放松警惕。】
【因為你明白,困獸猶斗,最為兇險。】
【因此,你再嚴令夏軍繼續發起猛烈攻勢的同時,還下令讓大軍內所有將校——】
【“不可貪功冒進,當緩而圖進,步步為營。”】
隨著消息落下,畫面隨之而動。
【壺關城內,威武聲響徹云霄。】
【一名又一名的夏軍,舉著手中的兵刃,聲嘶力竭的歡呼著。】
【而荀瑾瑜則身穿青色儒裝,騎在一匹白色的駿馬上,在數百名軍士的護送下來到前陣。】
【她望著嚴陣以待的內城,思索片刻,隨即手里握的折扇陡然一合。】
【遙指之,冷言道——】
【“逆賊當誅,社稷將正。”】
【“夏軍威武,攻城!”】
【軍令下達。】
【下一秒,號聲響起,大纛搖動,等待許久無數夏軍便高呼著“威武”,向著內城席卷而去。】
這使得荀瑾瑜也不禁露出了些許認真的神色。
因為她雖然不懂這破釜沉舟是什么兵法。
但這并不礙事。
畢竟現在的局勢非常明顯。
她統帥的夏軍對于吳二一方有著碾壓之勢。
她才是強大的一方。
更何況…
雖兵法有云,以正合,以奇勝。
出奇制勝是有道理。
但如果連以正合,也即是單純的正面作戰都被碾壓的話,那出奇制勝自然就成了一個笑話。
因此,她要做的就是一步一步蠶食,穩著來不出現任何的錯誤,便能徹底擊潰他們…
打下壺關!
……
而與此同時。
相比于荀瑾瑜對待戰事的認真。
早就已經失敗的蘇婉清則就顯得有些歡樂了。
【大夏三年十月五日,上次被吳信逼退的你,終于在休整重振旗鼓后卷土重來,再次兵威右北平。】
【而吳信也沒有因為受傷嚴重,對你們的軍勢感到懼怕,反而還趁著上次因擊敗你,帶領著士氣高漲替天教眾與你針鋒相對。】
【雙方鏖戰至黃昏。】
【然而,在你的“英明”指揮和己方完全無法理解的——】
【不準射殺,不準傷害吳信的命令下,明明野戰剛開始還占據上風的夏軍卻比上次還損失慘重。】
【可以說,重傷的吳信能帶領著千人在你的軍陣中完成比之前還要兇猛的戰績,即“所向披靡,神擋殺神,連挑二十一將”的壯舉。】
【你對此居功至偉。】
【甚至要不是你麾下的將校和謀士拼著老命挽救局勢,怕不是夏軍都要被替天教打的直接崩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