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三年十二月二日,軹關陘?破。】
【冀州刺史荀固安殉城。】
【替天教入主軹關陘?。】
【你在荀氏門客和部分夏軍的護衛下,倉皇而逃,前往太行陘。】
【而并州攻打冀州雖說要還要經太行陘、井陘和飛狐陘三陘。】
【但吳信一日破關的速度,依舊使得之后聞訊冀州士族豪強們震恐。】
【他們無法理解,在這等精兵強將齊聚,還占據地利的情況下荀氏是如何大敗的。】
【于是,他們紛紛書信于你詢問你原因。】
【可這個時候,你也完全沒有心力回復了。】
【畢竟在軹關陘?破后不久,吳信便繼續率軍急行,于十二月五日抵達太行陘,并再次發起猛攻。】
【你不敢耽擱,和太行陘守將一同指揮夏軍防守。】
在荀瑾瑜蒼白的臉色中,畫面浮現。
【太行陘的曠野上,代表替天教的旌旗鋪滿整個曠野。】
【打著旌旗的替天教騎兵肆意策馬奔馳,夏軍甲騎早已退守。】
【太行陘在替天教數萬教眾面前猶如在大海中的一葉扁舟。】
【“替天行道,解放天下!!!”】
【伴隨著高呼,吳信的大纛再次前進。】
【替天教教眾緊隨其后,一同舉刃向前。】
【涌動的紅色浪潮撲向了太行陘。】
畫面結束。
【大夏三年十二月五日,攻取太行陘期間,吳信棄甲胄而入戰場。】
【你視其為瘋子。】
【但對于吳信而言,卻恰好相反。】
【因為他覺得此舉如同破釜沉舟,可以使得本就士氣高昂的教眾們士氣更加高昂,志高意滿,定取勝也。】
【而隨著時間的漸進,果真如此。】
【吳信的舉措,使得替天教的教眾更加不畏懼死亡。】
【而面對替天教的悍不畏死的猛攻,夏軍截然相反。】
【他們不說士氣低落,也可以說是跌落谷底。】
【畢竟冀州刺史和你的一再潰敗,對于他們的士氣打擊極大。】
【更別說,替天教那種悍不畏死的進攻,更是讓他們膽寒。】
【因此,在血戰不久后,他們就全方面的開始了潰逃。】
【你和太行陘守將試圖鼓舞士氣,重新穩住防線,卻毫無作用。】
【喪膽的夏軍根本無心戰斗,瘋狂逃竄。】
【大夏三年十二月六日,太行陘破。】
【你與太行陘守將,帶著潰軍敗逃,前往井陘。】
【一日破關又現。】
【大夏三年十二月十日,聞訊的冀州士族豪強們再次震恐。】
【無數使者策馬前往井陘。】
【他們希望從你口中得知真實的戰況。】
【恭喜解鎖新的立繪。】
【威揚冀州——吳信】
【“負甲而碎萬軍,棄甲而關隘破!”】
立繪上。
吳信赤著上身,鮮血染紅,其上傷痕累累。
他騎著戰馬,在尸山血海中的城池中漫步。
無數頭戴紅巾的替天教教眾舉著兵刃向著他歡呼。
【恭喜解鎖立繪。】
【燎原之火——替天教】
【“夏軍懼吾等,如懼天災!”】
立繪上,一名又一名的眼神狂熱,面色堅毅的教眾,手握各式各樣的武器,朝著一座雄關吶喊。
“幫助”他人一連解鎖兩立繪。
或者說自己被吳信當成了人機刷。
完全可以說,現在的荀瑾瑜不僅是心態上有點裂開了,甚至就連心中都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了。
畢竟她不是沒想過自己會輸。
但她是真沒想過自己能輸這么慘。
兩座雄關,數萬精兵鎮守,窮盡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