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終究還是個利益共同體。
所以,幫自己人不幫外人,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
【大夏四年正月五日,在原先被囚禁的士族們被你們放出的情況下,你麾下軍隊軍陣的嚴整性和紀律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雖然很可悲,但也確實是事實。】
【出生于平民的將領比起出身士族的將領來說,在一些行兵布陣的細節和兵法綱領上終究是有所差距。】
【而且在有了謀士的規劃后,你很多事情也不必事事親為,騰出了許多時間用以討論軍議。】
【同時,在謀士們經歷了幾天的觀察,在發現你麾下武備、軍兵精銳程度和后勤皆沒有需要繼續安排和能在提升的情況下。】
【他們還在權衡利弊之后,忍著不甘心為你特意準備了用以鼓舞陣前鼓舞士氣的書文。】
【這與叛軍們相同。】
【因為他們也同樣做了這手準備。】
【為的就是讓麾下軍兵在大戰中盡全力,獲得勝利。】
【畢竟,人本就一種極易被洗腦的生物。】
【尤其是身處在群體當中的時候。】
消息落下,蘇婉清眼前畫面浮現。
【一處曠野之上。】
【天空已經泛起魚白肚,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帶著溫暖的光芒照耀大地,仿佛為整個世界鍍上了一層金光。】
【只是,這一切的景色,卻沒有人欣賞,亦沒有人注意。】
【畢竟曠野四周,布滿一層又一層的浪潮。】
【代表著夏軍的黑色潮水,和代表著叛軍的土黃色潮水,中間只相隔著十里長的緩沖距離。】
【他們列著整齊軍陣,齊齊發出響徹云霄的怒吼。】
【緩沖之處,雙方的斥候、游騎早就纏斗在一起,爭搶著戰場的控制權和視野。】
【畫面的最后,分割兩片。】
【一幅停留在蘇婉清身上。】
【一幅停留在叛軍首領身上。】
【兩人場景相同。】
【在無數軍兵的注視中,將校的擁簇中,同時開口——】
蘇:【“孤奉命于危難之間,自領兵以來,東征西討,還百姓之愿,設使天下升平。”】
叛:【“昔者,天道循環,有德者居之,人世宇內,忠義者立世。”】
蘇:【“然今有悖逆之徒,聚眾作亂,意顛覆朝綱!”】
叛:【“今觀長安蘇氏,心懷叵測,行同禽獸,欺壓百姓,篡奪朝綱,視天子如無物,操縱于股掌之間!”】
蘇:【“上逆天意,下違民心,致使生靈涂炭,大夏子民哀鴻遍野!”】
叛:【“致使朝綱不振,大夏日衰,百姓流離,怨聲載道!”】
蘇:【“汝等身為吾麾下之猛士,與本將同念及國家之存亡,豈能退后半分?!】
叛:【“吾等身為大夏之民,豈能坐視不理?”】
蘇:【“血洗逆賊,以安天下!”】
叛:【“誅殺逆臣,清君側,以正朝綱!”】
【兩人話落,幾乎同一時間。】
【雙方軍陣中,便再次發出震耳欲聾的怒吼聲——】
【“大將軍萬勝!!!”】
【“大夏萬年!!!”】
【長風呼嘯而過,在戰鼓和號角齊鳴聲中。】
【無數旌旗被勁風卷起。】
【雙方仿佛都化為了一團燎原之火,向著對方席卷而去。】
【大夏四年正月六日,大將軍蘇婉清率領六萬余夏軍與五萬余叛軍于司隸地區戰成一團。】
【在雙方的努力下,極受忠君為國思想影響的司隸地區,也出現了連鎖反應。】
【期間,叛軍謀士和大將軍蘇婉清謀士,為保勝利,或脅迫或忽悠著本來觀望的百姓,加入廝殺,從而形成了一個又一個小型的戰場。】
【半邊司隸烽火四起。】
【同時,潼關外,收到消息的長安蘇氏也帶兵出關想夾擊叛軍和關外叛軍發生了沖突。】
【雙方也打成一片。】
【趁此期間,大夏二皇子出逃,不知所蹤。】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