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違的西格瑪男人吳信上線——
可以說,在他認真的情況下。
如今模擬中的局勢簡直一目了然。
替天教現在面對的是四路大軍。
其中幽州方面為北路,以原先被他砍了頭的幽州牧劉禹的兒子,劉濤為統帥,軍兵未知。
嗯…不認識,鼠輩爾。
再者就是兗州,為南路,統帥…嗯,不認識,軍兵未知。
插標賣首之輩爾。
最后就是青州的西路軍,統帥…誒,也不認識,軍兵也也未知。
跑龍套的。
還有一路小泡芙。
忽略不計。
畢竟吳信一眼就從之前的消息中看出她是抱著一種坐山觀虎斗,然后再跑出來坐收漁翁之利的想法。
前期唯一的重點目標估計就是騙點冀州士族豪強們的好處和拿下右北平,以便司隸以后更安全,不會直面來自并州的兵鋒。
所以在自己沒有和這幾家拼的兩敗俱傷,或者出現什么不得不下場的情況時,她就是那種——
言語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
嘴上伐吳叫的歡,心里全是小九九。
因此,這么一分析下來,吳信只覺得…
兩萬七千余承天軍,加上自己麾下可動員的百姓二十余萬百姓對四十五萬朝廷軍(不知真假)。
優勢在我。
四面絕殺?
不存在的。
光是看冀州士族豪強們那種膽寒,不敢與自己決戰的態度,吳信就明白了這次又是一場暢快淋漓的屠殺。
因為他們這完全是犯了兵家大忌,進退失據。
都領大軍壓境了,想在漳水一帶威懾自己,可被自己打回去了之后,又想退縮,想打又不敢打,那還不如一開始就縮在城里,等自己先手。
不然現在撤,還來的及嗎?
想到這,吳信心中不免惋惜。
因為他之前演講都演講完了,就準備想著給他們見識一下什么叫做百姓的海洋,玩一手論持久戰。
打打游擊戰。
從正面戰場扛住壓力以防守為先,然后從局部的強戰勝對方局部的弱,不斷擴大自己的優勢來取勝的。
可現在嘛…
好家伙,轉頭一看,這飯都喂嘴里了,那就不得不吃了。
只得把戰略轉為集中優勢兵力,趁著盟軍未到來之前,逐個擊破了。
算了算了,這也沒什么。
畢竟論詩久戰固然好,但換種戰略對我來講也是海闊天空嘛。
思索到這,吳信下達指令。
【大夏四年二十六日,在漳水岸的前哨戰獲得勝利之后,你發覺了冀州軍的羸弱。】
【與你麾下軍兵的戰斗力、意志相比。】
【他們簡直不堪一擊。】
【因此,在休整沒多久,你便直接派出數支精騎緊緊的纏住了首戰告敗,準備緩慢撤退的冀州軍。】
【決定逼迫他們在漳水一帶的平原之上進行決戰。】
平原地形,少樹木,適合大軍展開。
不然一旦給他們撤到什么不適合大軍展開,適合防守的地形的時候,那無意義的傷亡便會增多。
所以,這也是吳信之前寫寫畫畫中,分析完后選擇好的地形。
畫面繼續推進。
【前往糾纏的數支承天軍精騎臨行前,你親自為他們一一打理盔甲,并拍著他們的肩膀聲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