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是蘇綰面前的消息落下帷幕。
所有人面前的畫面也在同一時間猛然發生了改變。
【大夏五年六月二十日,涼州在皇子慶的引領下,舉十萬大軍討伐大夏權臣蘇婉清。】
畫面流轉。
【涼州。】
【無數玄色旌旗在疾風中飄揚,發出獵獵響聲。】
【無數身披盔甲的邊軍們按配著刀劍,抓緊著韁繩,驅動戰馬奔馳在原野之上,掀起陣陣塵埃。】
【其內有一年輕小兒,面色如玉,身披王袍,在無數將校、官吏的的擁簇中,向著司隸行進。】
畫面落下,一行又一行金色的字跡浮現。
【其述蘇婉清十大罪——】
【一曰竊柄僭權,廢黜宗法,以不臣之心,凌駕明堂。】
【二曰蔽塞天聽,壅隔日月,挾天子以令天下,使天子垂旒若偶人。】
【三曰戕害忠良,屠戮無辜,隨意打殺大臣,大殿啼血,東市銜冤。】
【四曰羅織構陷,酷烈逾桀,創酷刑,詔獄喊冤聲不絕。】
【五曰苛政虐民,荼毒蒼生,征丁如飲水,田疇盡蕪。】
【六曰僭越禮制,覬覦神器,蘇婉清之心路人皆知。】
【七曰蠹國肥私,逼良納財,視國家如己家,逼大臣獻金。】
【八曰不忠不孝,帝予厚恩,家予成人,以怨報德。】
【九曰善起兵戈,逼人反叛,白骨盈野。】
【十曰結黨營私,任用無德之人,以致社稷混亂。】
【“昔聞太祖伐紂,列罪六十,今蘇婉清之惡,十倍于往。”】
【今昭告天下忠良,當提三尺之劍,討權邪之臣!”】
【同時,大夏二皇子與鮮卑一族首領拓跋綰達成未知盟約——】
【其引異族之兵入境,穩大夏之社稷!】
【鮮卑發兵十六余萬控弦勇士響應集結,將與其一同攻打司隸。】
畫面繼續推進。
【漠北。】
【一望無際的原野上,萬馬齊奔。】
【一名又一名的鮮卑勇士再次拿起長刀,背負短弓,跟隨著狼騰大纛向著涼州之處行進。】
【他們將經過并州外,繞道前往涼州,進入對比他們塞外來說,富饒的塞內。】
【在自己可汗的承諾中——】
【這次軍事行動,他們將獲得以往想都不敢想的利益。】
【他們將占據比起討滅烏桓時還要更大的牧場,令自己的家人免受饑寒。】
而伴隨著一切畫面和字跡的消失。
所有人眼前再次一變。
【恭喜觸發新事件——天下紛爭】
【大夏二皇子的公開討伐,終究是徹底撕碎了大夏的最后一絲臉面。】
【畢竟蘇婉清雖然作為權臣,雖然行為是有所不敬皇權,但所作所為都是在平叛,而非造反。】
【她憑借著軍兵和大夏僅有的威嚴在維持著天下的穩定。】
【因此,當這面遮羞布被揭開之際。】
【那么一切都再也無法挽回。】
【益州,朝廷的衰弱,使得本土士族豪強們為爭權奪利而內亂,給予了正在崛起的蠻人們機會,使得其攻陷了益州半數之城,自稱為——鹿角大王。】
【大夏南方,聞訊的高高在上者們飲酒作樂,彼此碰杯,歡呼著北方再次陷入動蕩,而無暇顧及他們,拋開了心中最后的一絲不安。】
【本被他們隱瞞許久的消息,也出現了風聲。】
【南方干旱,揚州之地尤甚,百姓流亡,相與入山谷,采菜根、木葉而食之,死者蔽野。】
【本當放糧衙門,卻視而不見。】
【仁慈官吏據理,為民爭利,上報朝廷,離奇身亡,文書泥沉大海,杳無音訊。】
【人相食,無人可知,無人可聞,徒留悲哭。】
【滔天的民怨,終是無法平息。】
【百姓饑餓,化作叛軍沖進糧倉,卻發現朝廷所立糧倉空無一粒米,轉頭把刀揮向上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