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五年十二月。】
【吳信與拓跋綰綰達成盟約——】
【以自身率軍牽制蘇婉清大軍的進攻。】
【換取了鮮卑人率領族人安全撤離和鮮卑人的友誼,還有拓跋綰護送張掖郡其后郡縣的百姓從草原前往并州等一系列的承諾。】
【不過,這完全是一種不平等的盟約。】
【然而,吳信這種不平等的盟約不僅沒使得麾下的軍兵們與隨軍官吏們發出質疑,還反而使得他們士氣高漲。】
【畢竟吳信此舉正是表達了一種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心,并吞八荒之意。】
【也暴露了他潛藏在不平等盟約之下的野心。】
【使得他們這些以“解放”為己任,專注廝殺的軍兵們拋棄了曾經對于替天教之前全面收縮,專心改革,誤以為吳信失去進取心的擔憂。】
【也讓他們明白了吳信暫時的發展,是為了更好的解放的真意。】
【更何況,這種表現也暗合他們對于“解放”教條——】
【以人為本,天下百姓皆為同袍。】
【以集體利益優先傾向的理解。】
【可以說,除了吳信對于他們本質上還是對他極度的個人崇拜產生的過度理解有些惆悵和頭疼外——】
【席卷天下,包舉宇內本質上是封建集體軍事擴張的形容詞,與解放核心“反對階級壓迫,人人平等”背道而馳。】
【不平等盟約,實際上是屬于替天教與鮮卑人的權利博弈,利益交換,跟解放只沾上人道主義,剩下沒有半毛錢關系。】
【大家都很振奮。】
【而見此,吳信最終也沒有過多解釋什么。】
【畢竟他也明白現在的替天教軍隊還未徹底褪去封建軍隊加上宗教狂熱的底色,成為一支真正的解放軍隊。】
【也明白這是因為他們習得解放主義的時間尚短,封建的思想還在腦中盤旋。】
【只能等待時間的推移,實踐的行動,文化的增長才能徹底涅槃。】
【因此,他也只能感嘆一句道阻且長后,便默默的率軍準備前往前線與慕容垂調換位置,接替對于蘇婉清的防備,讓鮮卑人他們離開。】
【大夏五年十二月五日,在吳信準備完畢,正式率軍前往迎敵之際。】
【漢王蘇婉清的大軍也在萬千鮮卑人的哀嚎聲之中踏入了張掖郡——】
【漢王蘇婉清到來之前,蘇禮發動了一次讓鮮卑人崩潰的軍事行動。】
【五千余名從尸山血海中爬出,也即是蘇婉清以前本部的精銳的夏軍。】
【在蘇禮的軍令中,由他和田進親自率領,奔襲了此前未奪下的弱水渡口與拿下又被鮮卑人奪回的祁連山支脈。】
消息落下,三幅畫面也在蘇芷若眼前一閃而過。
第一幅——
【在一名老將的帶領下,數千奔騰的戰馬瞬間就沖破了數量明顯就比他們多的鮮卑游騎。】
【在鮮卑游騎們驚恐的嘶吼聲中,騎陣眨眼間就告破,鮮血噴涌。】
【而在一番廝殺后,戰馬之上,全副武裝只露出兩只眼睛的夏軍騎手又迅速下馬,拔出戰刀,毫不留情處決起了那些哀嚎著的鮮卑游騎。】
而另外一幅——
【一名年輕的將領率領著兩千左右的甲騎左突右沖,同樣數量優于他們的鮮卑游騎們接連敗退,難以阻其鋒芒。】
【刀劍拼殺之下,夏軍的盔甲上閃起火花,鮮卑人身上濺出鮮血,最終崩潰四逃。】
第三幅——
【蘇婉清緊握韁繩,面色傲然的驅策著戰馬在一眾將校的恭迎中,進入山丹縣。】
【其身后,大軍旗鼓相望,連綿百里。】
【大夏五年十二月六日,鮮卑人前線徹底在蘇婉清率軍抵達后的次日,徹底崩潰。】
【鮮卑大人慕容垂在面對失去了弱水渡口,失去了祁連山支脈的情況下,根本無力面對蘇婉清后續全副武裝,步步為營的鐵血軍兵,被迫快速帶人后撤,逃離。】
【這也使得夏庭完成了對于張掖郡主要戰略要地上的控制,并瓦解了張掖郡可使用的全部防御體系。】
【蘇婉清開始向著張掖郡首府—觻得縣進行合圍,意圖攻占這座可以輻射張掖郡全郡指揮和行政的中心,擴大更進一步的勝機。】
【而此時,吳信在進軍途中碰到向著后方倉皇而逃的慕容垂,并從他口中了解情況之后,也是面色凝重的下意識的根據局勢下令撤軍,準備退守酒泉郡。】
【但再反應過來后,很快又改變了這則軍令。】
【因為短短幾日,根本就不足以鮮卑人把他身后的百姓和族人撤離。】
【因此,在皺眉思考許久后,他還是選擇了繼續前進——準備與夏庭蘇婉清對掏。】
【并遣使者下達挑釁蘇婉清戰書一封,以此來利用蘇婉清驕傲的性格,能讓自己的軍隊站穩腳跟,避免在戰前屢受騷擾,被蘇婉清攻之未穩——】
【“貴軍遠道而來,屢勝鮮卑,不過以強凌弱,于天下豪杰,不足掛齒。”】
【“然吾既以至,那便是旗鼓相當,故何不退騰戰場,列陣與吾會獵張掖,尋名揚于四海?”】
【見此,鮮卑大人慕容垂心中大為震撼,深感吳信的勇敢。】
【故而這名崇尚夏朝兵法,被蘇禮打破道心的異族首領,遂重燃起意志,決定帶著親兵跟隨吳信前往繼續抗擊蘇婉清。】
而看著眼前一刻也不消停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