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忠深吸一口氣,鄭重無比。】
【“因為憑借著明公您現在的威望,暫時還不會出現亂子,但一旦時間久了,那么萬事皆休。”】
【“畢竟明公禁私產、絕欲念,看似是萬民心向,實則還是萬民承明公之情,報明公之恩。”】
【“農者失田則惰,兵者無賞則衰,吏者少祿則腐。”】
【“人力終有窮力時,明公不能一個人就挑起整個天下。”】
【“現在的大明,只有明公能挑。”】
【“可以后的大明,不能只有明公能挑!!!”】
【林忠面色悲哀,俯首拜下。】
【“明公…為何不想想,假設您不在了,那么…我們以后該怎么辦?”】
【“我們根本無法理解。”】
【“大家也都無法理解…”】
【“天下人也無法理解!!!”】
消息落下。
雖冷眼看著,但吳信心中還是挺期待“自己”的選擇的。
畢竟林忠說的話,直擊要害。
封建時代歷經兩千年之久,才終被取締。
千年的發展,千年的輪回,才在外部威脅下,真正轟然倒塌。
這里面不僅僅是單一的原因。
而是無數原因交織在一起,才終達成了一步而跨的偉業。
但“自己”現在,根本就沒有這些基礎。
生產力、思想,經濟結構無一都不足以完成這種偉業。
生產力不足。
思想愚昧。
經濟結構也還處在農耕之上。
但現在,他居然在試圖自己的威望一蹴而就。
這就不符合現實,不符合時代,空中樓閣。
所以,林忠才會說。
這大明,是“自己”的大明。
這大明,沒有了他便會消失。
因為沒有人可以接手運轉,也沒有人再能有如此威望,讓麾下萬民遵守這扭曲他們思想的秩序。
人生在世,所求為何?
錢、權、色。
人有私欲,人不是運轉的機器。
俗話說的好,飽暖思淫欲。
吃飽了,自然就會衍生出其他欲望。
而如今的時代,農民所求為何?
數畝田地便可。
可獲得土地的農民經過了發展成為了富農。
那么他們自然就擁有了階級。
所以,“自己”才選擇違背了之前的承諾,政策,屢次選擇改變。
說好耕地三年,就給予土地,成為百姓的私產。
但思來想去,又突然改變。
說好戰爭勝利,就獎賞給軍人的土地,最后又選擇了贖買回來。
這在早期,危害并不明顯。
因為“自己”是圣人,“自己”是救世主,“自己”太完美了,根本不落人口舌,公事公辦,所做的也被百姓看在眼里,知道自己是真心為他人好,他們才能忍受。
但在后期,就會出現問題了。
因為你不能要求人人都是圣人。
而一旦出現崩塌,那么出現的便是連鎖崩塌。
所建立的一切,都會瞬間灰飛煙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