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在蘇芷若下定決心不當大怨種時。
吳信這邊卻絲毫沒有察覺。
或者說,他又一次遺忘了存在感低下的蘇芷若,正繼續認真的觀察著“自己”是怎么治理這個國家的。
【解放八年九月十日,為了改善大明的財政問題,你把目光投向了冀、并、兗三州實行的分稅制。】
【畢竟對于大明財政上的問題,你一直都心知肚明。】
【首先,大明的財政制度非常集中。】
【可以說,除卻冀州等三州外,其余地方是沒有絲毫財政權的,一切開銷,一切稅收皆歸中央所有。】
【換句話說,地方建設工程的財政大頭,就是來自于中央的補貼。】
【這是因為以前天下并不穩定,但你又想要建設民生工程,以民為先,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體現。】
【可很顯然,這種體現如今也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地步了。】
【畢竟,長期以往,中央會沒錢的。】
【光是收上稅之后運回中央,又收到預算后,從國庫撥款又運回去。】
【一來一回的路途損耗,便是天文數字。】
【那就更別提那些一項又一項工程上的損耗了。】
【因此,到了這種地步,就必須分灶分稅,自己把握分寸。】
【而冀、并、兗三州實行的分稅制,很顯然就很適合現在進行全面推進。】
【畢竟幾年以來農村委員會的推廣,讓三州以外的地區也有了分稅制扎根的土壤。】
【這樣一來,下放部分財政權于地方,讓百姓獲得集體化的資金,也可以讓地方去動員委員會成員,號召百姓自主的去進行建設,節約中央的財政。】
【解放八年九月十一日,你召集中央官吏,經過激烈的商討,查漏補缺后,開始推行兩稅制,并下放一定財政權于地方。】
【同時大明也建立了一個新的部門——大明中央檢查組。】
【任命檢察官,一方面檢查地方賬目,杜絕貪污腐敗,防范于未然,一方面更好的集中力量把錢財都投入建設當中。】
【而這次會議結束之后,跟大明檢查組一同建立,隨之興起的便是你支持文藝部創辦,于長安的第一座報社。】
【他們刊登了此次會議推行的分稅制內容,并印刷了一千份,招聘了一些貧困學子擔任讀報人,向百姓宣揚大明所推行政策的好處。】
【不僅如此,在第一次的宣揚中,你甚至也親自加入了這場行動中。】
【畢竟,什么樣的前景能夠燃起百姓的熱情,吸引更多人為之奮斗?】
【你想,你心中早就有了答案。】
【那便是必須符合百姓的利益。】
【解放八年十月,你親自教導那些學子,如何宣傳。】
【你在萬眾矚目中,一聲又一聲萬歲的吶喊聲中,被百姓圍的水泄不通時,這樣說道——】
【“父老鄉親們!從前我們分田分地,是要讓每個人都能吃飽肚子。”】
【“如今我們分稅分權,讓你們留有錢財建設工程,是要讓每個村都能挺直腰桿,也是為了讓你們過上更好的生活!”】
【“萬歲!!”】
【不管是誰,不管是什么國家。】
【推動任何政策,都應當與百姓的利益掛鉤,并構建一個積極向上的氛圍。】
(小刪改)
(具體可看韓經濟發展史)
【而顯然,你的這個選擇很明智,宣傳的也很成功。】
【解放八年十月十五日,百姓們在你和學習你的學子宣傳下,認為這是大明在為了他們頒布的政策,使得分稅制推進速度很快,并從關中一下子就蔓延至周邊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