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剎國的正規軍很拉胯。
拉胯到什么地步?
在面對埃利比斯王國軍的集群沖鋒時,這些泰剎國的正規軍連最基本的交戰都沒有,便直接望風而逃。
反倒是泰剎國的平民,又或者說是那些在農田中刨食吃的農民,在這種危機下,表現的有血性多了。
不少農民都直接拿著鋼叉或鐮刀、鋤頭,沖向了埃利比斯王國軍,來保家衛國。
只不過……這些泰剎國的普通平民,勇氣可嘉,但在面對埃利比斯王國的正規軍時,還是有些不夠看。
特別是埃利比斯的王國軍,目前已基本完成了對低階源力功法的普及。
這更是泰剎國難以企及的地方。
就在大陸上的很多人以為,泰剎國就要這樣被埃利比斯王國順利拿下時。
有一伙兒人站出來了!
——泰剎國的那些大軍閥們!
在與埃利比斯王國軍的前期交鋒中,泰剎國也有少數軍閥,跟對方干過幾仗。
但都因為裝備落后、彼此協調不及時等等問題,被埃利比斯王國打的落花流水。
泰剎國正規軍的疲弱,讓那些大軍閥們意識到,自己等人必須想辦法頂上去了。
因為如果他們再不上,那么泰剎國就徹底完了!
先是由三家大軍閥主動牽頭,緊接著,泰剎國境內勢力最大的八個軍閥,最終有七家來到了泰剎國的首都邁清進行密議。
要不說泰剎國的政府和正規軍爛泥扶不上墻呢,國內知名的大軍閥,都跑到他們首都開會來了,但泰剎國的官方政府愣是不敢多放一個屁!
甚至他們還有專門派出少量憲兵部隊,保護這些大軍閥的人身安全。
因為泰剎國接下來能否躲過這場亡國滅種的危機,就看這些大軍閥的了。
七家大軍閥聯合,又有其它十數家中型軍閥和超過七十家小軍閥。
受埃利比斯王國的步步緊逼,在泰剎國首都進行的這次密議,直接讓泰剎國九成的軍閥都被迫聯起手來。
你要讓這些軍閥制定戰略、戰術什么的,頗有些為難他們了。
況且其中就算有些能人,在有這么多勢力混雜的情況下,你一眼,我一語,光是協調這么多力量就費死勁了,更別說擰成一股繩打仗。
不過,隨后泰剎國一個中型軍閥提出了個建議,并繼而得到其它絕大多數人的贊同。
——這些軍閥在接下來的戰爭中,仍舊是以自己的地盤為基準,進行死守,并對埃利比斯王國軍的進攻展開梯次防守。其過程中,其它未參戰的軍閥,必須全力支持前線戰場,出人出力。
泰剎國境內并沒有蒙托克國的溫拿丁堡那般雄關,不過泰剎國也有自己的地形與環境優勢。
那就是這里水多、河流多、降水量巨大,且潮濕、多蚊蟲等等!
現在是七月末,其實已經過了泰剎國降雨量最為夸張的六月。
在北方某些國度,再過一段時間,就該到秋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