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經46°15′,赤道以南,索馬里海盆西部海域。。。
在沿著非洲大陸海岸線北上的索馬里寒流與熱帶季風的相互作用下,該海域常年風高浪急,是世界上氣象變化最難預測的地方。氣象雷達普及之前,很多船只寧愿增加一些航程,也要繞過這一海域。不過,海面上的狂風與巨浪,對在海面下二百多米處航行的潛艇幾乎沒有任何威脅,對一艘在冰柜里的食物吃光之前都不需要浮上水面的攻擊核潛艇來說,更不會有絲毫影響。
舷號409的“槍烏賊”號潛艇指揮中心內,華劍鋒少校目不轉睛的看著抓在手里的電文,足足呆了五分鐘。旁邊,幾名穿著土黃色短袖襯衫的軍官都目不轉睛的看著少校艇長,似乎在等待艇長下達命令。
一個多月前,華劍鋒率領一百多名官兵,架乘“槍烏賊”號離開了榆林軍港。
按照早就制訂好的戰備巡邏計劃,“槍烏賊”號在進入了南中國海之后,先后在中建島、南威島與萬安灘附近海域搜尋可疑目標,恫嚇了兩艘越南與印度尼西亞的破舊常規潛艇一番,然后前往馬六甲海峽,與前來配合的一艘遠洋貨輪會合。
貼在貨輪肚皮下面航行了二天一夜,“槍烏賊”號進入了安達曼海,與一架印度海軍航空兵剛剛從美國購進的p-8i反潛巡邏機遭遇,進行了為期三天的模擬實戰演練,證明了“槍烏賊”號的靜音性能,順帶搜集了聲納浮標的特征信號。
離港后的第十五天,“槍烏賊”號到達印度南端的科欽港外海,開始搜集過往艦船,主要是印度海軍的各類艦船,特別是部署在該地的印度海軍常規潛艇的特征噪音。這次,“槍烏賊”號的頭號目標就是那艘印度海軍剛剛獲得的“魷魚”級常規潛艇。
為了加強海軍軍備力量,達到控制印度洋的目的,印度海軍分兩批從法國購買了六艘“魷魚”級潛艇,由法國d公司建造的首艇已經在二個月前抵達印度,并且進駐科欽港。等到位于孟加拉灣的拉姆比利潛艇基地建成之后,第一批三艘“天蝎座”級潛艇都將前往新的巢穴。
搜集假想敵對國新式潛艇的噪音,是任何一支海軍潛艇部隊在和平時期的主要任務。
能夠被派來執行這個任務,足以說明年僅三十三歲,卻已經參軍十五年,在潛艇上服役了十一年,擔任艇長三年的華劍鋒少校的個人能力。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九天九夜的等待,目標終于出現了。
在接下來地三天內。“槍烏賊”號不但緊緊地咬住了出海訓練地那艘印度常規潛艇。記錄下了對方地特征噪音。完成了模擬攻擊訓練。還在第三天地晚上。跟隨對方一同上升到了潛望鏡深度。利用對方為電池充電地機會。用安裝在光電潛望鏡上地微光照相機拍下了幾幅珍貴地照片。整個行動中。那艘印度潛艇都沒有發現近在咫尺地“槍烏賊”號。
就在上浮拍照地時候。“槍烏賊”號收到了由軍事通信衛星發來地電報。
電報是反復拍發地。直到“槍烏賊”號收到電報。并且發出回電后。才會終止。以此保證“槍烏賊”號能夠收到這封電報。這肯定是一份極為重要地電報。不然不會用珍貴地軍事通信衛星朝著“槍烏賊”號出沒地海域反復發送電報。
收到電報后。“槍烏賊”號離開了印度潛艇。轉為向西南航行。
離開印度海軍航空兵反潛巡邏機地巡航范圍。到達相對安全地海域后。“槍烏賊”號釋放了一具通信浮標。隨后以二十九節地速度向西南方向航行了五十三個小時。到達了電報中指定地巡邏海域。
這已經是五天前地事情了。
五天中,“槍烏賊”號一直保持著四節的安靜航速,靜靜等待新的命令。結果,還未等到新的命令,卻等來了一個老朋友:美國海軍的“休斯頓”號攻擊核潛艇。
“休斯頓”號是“洛杉磯”級攻擊核潛艇的第二十六艘,編號ssn713,建于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已經服役了二十多年,幾年之后就將退役。“阿富汗戰爭”與“伊拉克戰爭”爆發之后,“休斯頓”號被調往美國中央戰區,以迪戈加西亞為基地,每年執行三次戰備巡邏任務。
在華劍鋒擔任艇長的這三年中,“槍烏賊”號與“休斯頓”號不期而遇好幾次,早就記錄下了“休斯頓”號的特征噪音。“休斯頓”號卻從來沒有真正逮到過“槍烏賊”號,僅僅數次察覺到了“槍烏賊”號的存在,并且憑借其高出二節的最高速度逃之夭夭。
老友偶遇,自然要上去打招呼。
與往常一樣,“槍烏賊”號利用更加出色的靜音性能,花了數個小時的時間,悄悄繞到了“休斯頓”號的...-->>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