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打響,最受關注的不是空戰,而是即將遭受滅頂之第四艦隊
收到6架j-13b被擊落的消息后,項鋌輝立即讓海軍航空兵的水上巡邏機前往飛行員跳傘海域,隨即又一言不發的看著中央的大屏幕
能否殲滅日本第四艦隊,得看第一輪攻擊是否能夠收到理想效果
48枚c-604型反艦導彈絕對不是吃素的
這種去年年底定型量產的重型超音速反艦導彈不但是共和國手中的“利器”,還是為對付美國海軍航母戰斗群“量身定做”的與前一代c-603反艦導彈相比,采用“火箭沖壓一體式”沖-604但擁有更遠的射程與更快的速度,還能攜帶威力更大的戰斗部與更多的制導設備
c-604的最大特色就是強大的自主攻擊能力
要想對付由艦載戰斗機、區域防空導彈、點防空導彈與末段攔截系統組成的美國航母戰斗群防空網,保證載機的安全,除了讓載機在盡量遠的距離上發射導彈之外,反艦導彈必須具備強大的突防能力
不管是提高飛行速度,還是降低飛行高度,都只能有限提高導彈的突防能力
通過采用多種制導模式提高導彈的抗干擾能力,設置多種攻擊方式增加導彈的突防手段,才能有效提高導彈的突防能力
c-604反艦導彈具有主動雷達、被動雷達與紅外/紫外雙波段成相三種自主制導模式
在定型前的試射中,c-604反艦導彈的制導系+驗,在極端復雜的電磁環境下成功發現鎖定目標,并且摧毀了目標
c-604反艦導彈有兩種攻擊方式一是高空俯沖攻擊二是掠海攻擊
高空俯沖攻擊地速度更快末段彈道極為陡峭加大了敵防空導彈地攔截難度掠海攻擊飛行高度低更加隱蔽縮短了敵防空系統地攔截時間
實戰對抗證明將兩種攻擊手段結合起來使用才能達到最理想效果
為了增強打擊能力c-604反艦導彈配備了多種戰斗部
除了對付航母地穿甲戰斗部、對付巡洋艦與驅逐艦等大型戰艦地半穿甲戰斗部、對付固定目標地高爆戰斗部之外c-604艦導彈還有兩種特殊戰斗部一是在反艦導彈上很少使用地子母戰斗部二是專門對付電子設備地電磁干擾戰斗部
這兩種戰斗部能在攻擊海面戰艦時發揮什么作用海航試驗部隊地飛行員最清楚
作為試驗部隊司令官,項鋌輝非常清楚接下來要發生的事情
在12架j-13b戰斗機發射的48c-604反艦導彈中,12枚配備子母戰斗部,12枚配備電磁干擾戰斗部,另外24全部配備半穿甲戰斗部
隨著反艦導彈進入艦隊防空系統的攔截范圍,橋本佑也覺察到了即將到來的災難
攔截戰斗機機群的行動失敗后,“金剛”號與“愛宕”號防空驅逐艦立即轉為反導攔截狀態,依靠預警機提供的目標信息,兩艘驅逐艦在導彈進入“宙斯盾”雷達探測范圍前就各自發射了24枚“標準-6”型防空導彈
受火控通道數量限制,兩艘防空驅逐艦最多只能引導24導彈攔截12個空中目標
也就在這個時候,12枚反艦導彈突然爬升,進入高空
情勢劇變,防空驅逐艦上的官兵沒有手忙腳亂,立即依靠“宙斯盾”雷達獲得的目標數據,各自向12枚剛剛升空的“標準-6”導彈發出制導指令隨后,兩艘驅逐艦上的火控雷達啟動,準備照射從高空逼近的反艦導彈
在被動制導模式下,“標準-6”防空導彈對高空目標的摧毀概率超過了95%
兩枚“標準-6”對付一枚反艦導彈,摧毀概率超過99%,算得上萬無一失
只是,日本戰艦上的官兵沒能得意多久
剛剛擊落4反艦導彈,剩下的8枚反艦導彈突然“解體”兩艘防空驅逐艦的雷達屏幕上出現了數十個“目標”憑借強大的火控計算機,兩艘防空驅逐艦的火控系統迅速做出判斷,那不是數十個導彈碎片,而是數十枚“導彈”
這下,戰艦上的日本官兵傻眼了
火控系統并沒“傻眼”,在沒有人為干預的情況下,兩艘驅逐艦的火控雷達以迅速鎖定8最具威脅的目標,引導剩下的16枚“標準-6”防空導彈進行攔截
反應過來后,防空驅逐艦上的火控軍官立即調整戰術
剩下的24枚“標準-6”防空導彈重新鎖定目標,射向從高空逼近的“反艦導彈”面對數十枚“導彈”,24枚“標準-6”顯得杯水車薪
轉眼間,剛剛升空48枚“標準-6”消耗一空
難題擺在了橋本佑面前兩艘防空驅逐艦總共攜帶72枚“標準-6,攔截戰斗機時浪費了24,剩下的48枚也全部射出沒有導彈,雷達性能
,也...-->>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