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調整軍事國防策略,最受刺激的不是共和國,而
從民族特性講,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具侵略性的民族。從誕生的那一天開始,俄羅斯就在向外擴張。短短數百年,從內陸的莫斯科大公國擴張成為了俄羅斯帝國。即便紅色帝國已經土崩瓦解,俄羅斯仍然是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
前面已經提到,俄羅斯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勞動力緊缺”。
受習慣、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等眾多因素影響,進入1世紀之后,俄羅斯的人口一直在以每年1萬左右的速度遞減,直到2014年才基本維持穩定,20166年恢復增長。按照俄羅斯社會學家的分析,要到2035年,俄羅斯才有望解決“勞動力緊缺”問題。
能夠維持發展,俄羅斯靠的是資源。
問題是,資源遲開發完。
如果世界局勢相對穩定,羅斯還能從中獲益。如果再次爆發冷戰,俄羅斯將成為受害國。
美國必然再走上對外擴張的道路,從各方面擊競爭對手。
對俄羅斯來,充當“冤大頭”與美國競爭明顯是最不明智的選擇。如果跟著美國遏制共和國,也將使俄羅斯遭受慘重損失。到20166年,共和國與俄羅斯的雙邊貿易占到了俄羅斯對外貿易的35%。俄羅斯出口的資源有流向了共和國。在此情況下,俄羅斯必須與共和國維持相對良好的關系。
美國對外擴張,將使俄的國際生存環境變得更加糟糕。
作為美國手里地器。北約一直是俄羅斯地“心頭大患”。美國肯定會利用北約。加快北約地擴張速度。擠壓俄羅斯地生存空間。通過一場小規模戰爭。俄羅斯能夠將格魯吉亞擋在北約地大門之外(按照北約地規定。任何準備加入北約地國家都不能與其他國家有軍事沖突)。可是俄羅斯不可能通過戰爭讓烏克蘭無法成為北約成員國。因為烏克蘭不是格魯吉亞那樣地小國。
烏克旦加入北約。俄羅斯將永遠不得安寧。
7月初。俄羅斯出臺了新地“國家戰略安全報告”。明確強調在203年之前將俄羅斯軍隊打造成一支足以捍衛國家利益、維護民族生存空間地強大國防力量。完成武器裝備地更新換代計劃。提高軍隊應付大規模戰爭、高強度戰爭與高技術戰爭地作戰能力。
與以往地類似政府報告不同。俄羅斯政府提出了實現目地地詳細規劃。
2035年之前。俄羅斯將為北方艦隊與太平洋艦隊各打造3支大型航母戰斗群。將攻擊核潛艇地數量增加到32。戰略核潛艇地數量增加到16艘。建立具有遠洋作戰能力地海軍航空兵;陸軍將裁減215萬兵員。全面實現信息化。采購第四代主戰坦克等新式武器。具備打贏大規模地區戰爭地能力;空軍地作戰飛機將維持在2100架左右。到2035年之前用第四代戰斗機替代現役主力裝備。確保第四代戰斗機地裝備規模在500架以上。具備守衛領空與在戰爭中奪取制空權地作戰能力。
可以說。羅斯地軍事發展規劃非常有野心。
讓外界感興趣地不是俄羅斯會不會與美國競爭,而是羅斯有沒有能力在2035年達到規劃中所提到的目標。
即便按照俄羅斯的物價水平,達到所有目標,也需入至少5000億美元的額外軍費。
以俄羅斯的國家實力,確實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除了俄羅斯,歐盟對美國的軍事國防規劃也產生了很大的反應,特別是法國。
自從在2009年重新加入北約后,法國調整了國家基本戰略,改變了以往遠離美國、獨立發展的前進方式,更加重視與北約成員國的關系。只是,這沒能從根本上改變法國希望成為“歐洲老大”地想法。
年的金融危機結束后,法國一直在高唱“歐洲力量”。
按照法國的意圖,建立以“大陸國家”為主體的歐洲共同體,將是歐洲未來的唯一出路。為此,法國對其基本策略做出重大調整,不但不再與美國“唱對臺戲”,還處處拉攏德國與意大利,希望在法德意地基礎上完成歐洲的政治一體化進程。
只是,沒有多少人認為歐洲能夠在2035年之前完成政治一體化進程。
英國、西班牙等親美國家就不會在政治一體化問題上輕易做出讓步。德國、意大利等國也有各自地利益,與法國存在利益沖突,不會甘心充當法國身邊的“小弟”。大批具有“歐盟成員國”與“北約成員國”雙重身份地國家將安全建立在北約的基礎上,而不是歐盟地基礎之上。法國沒有能力為有歐盟成員國提供安全保證,更不可能頂替北約與俄羅斯搞軍事對
眾多因素都決定歐洲仍然是一盤散沙。
在是否需要美國干預歐洲事務的問題上,歐盟成員國的分歧最為嚴重。雖然幾乎所有歐盟...-->>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