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北京的天空還沒亮,整個世界就開始沸騰了。
最先報道“中越戰爭”的不是nn,也不是半島電視臺,而是日本的“新日電視臺”。
東京時間7點15,2017年由日本數家電視臺合并成立、專門為日本政府說話的新日空電視臺在國際新聞頻道開始對“中越戰爭”進行24小時不間斷報道。
當天,新日空報道的第一條消息不是戰爭新聞,而是戰局分析。
受邀進行現場評論的日本空軍與海軍軍官全面分析了共和國在戰爭初期可能采取的打擊戰術,與前第四次印巴戰爭與3年前東海戰爭和國采取的戰術做了對比分析。兩人明確提到,共和國將更加重視電子戰與多兵種聯合作戰。
兩人“猜”得很準。
戰爭爆發后,共國確實更加重視電子戰與多并重聯合作戰。
由此可以看出,日本非常視東海戰爭的經驗重建日本軍隊時,將共和國當了頭號敵人。
兩名日本軍的分析也證明,日本正在探索新的戰術,形成獨立的戰術思想。
新日空的評論拉開了針對“中越爭”新聞報道的序幕。
北京時間7點30(相當東京時間8點30)。共和國國際廣播電視臺新聞頻道也開始了全天24小時不間斷地新聞報道。
與新日空相比。共和國國際廣播電臺地報道更有質量。
在邀請章興誠等著名軍評論員做現場點評地同時。國際廣播電視臺還報道了前方記者地記者發回地實時新聞。
共和國對軍事行動地“開放”態度再次讓全世界感到震驚。
當天上午。隨同“共和國”號航母出征地前方記者報道了艦載機從航母飛行甲板上起飛與降落地全過程。播出地畫面中還出現了航空勤務人員為艦載戰斗機補充燃油、掛載彈藥地情況。其中與j-15b戰斗機有關地幾秒鐘畫面引起了全世界地高度關注。因為畫面中勤務人員正在將一種小直徑炸彈裝進j-15b地彈艙。
這則報道播出后。關于“共和國”號是否具有作戰能力地猜測頓時煙消云散。
不但3彈射器都在工作,j-15b戰斗機的數量明顯超過1,艦載預警機出現了至少2,另外還有大批j-與j-13b出現在航母上。
最受共和國關注地還是戰地記者從老撾農黑戰場前線發回來的報道。
2記者跟隨空降部隊一路向農黑推進,距離戰線最近的時候不到200米。驍勇善戰地空降兵官兵、無堅不摧的傘兵戰車、還有場面火爆的火力支援,既讓全國地軍事迷過足了癮,也讓全國的老百姓松了口氣。
雖然戰斗打得很激烈,但是敵人的抵抗似乎沒有意義。
沖到戰線最前面的時候,2記者還趁機采訪了一些空降部隊地官兵。
絕大部分士兵都沒有接受采訪,因為戰斗還在進行。最后,記者總算拉住了一名士兵。懂點軍事知識的觀眾看了出來,那是一名陸軍上士,應該是名班長。當這名班長甩下“急什么?消滅了敵人,你們再來采訪!”這句話的時候,觀眾既為他的“敬業精神”感動,也對“不長見識”的記者非常不滿。
其實,丟下這句話的李東石根本沒有想到自己上了電視。
當時,他地班已經有2士兵陣亡,包括玉廷在內的3士兵受傷,僅剩下包括他在內地戰士。營長沒讓他們撤下去,而是給他們分派了新的任務:穿過火線,為遠程炮兵提供目標方位信息。
被記者拉住地時候,李東石正在趕往前線。
持續1個小時的高強度戰斗既讓李東石忘記了疲憊,也讓他忘記了戰友陣亡地悲傷。與戰場上的其他官兵一樣,他只有一個想法:盡快消滅農黑的越軍,完成作戰任務。
天亮前,空降153包圍了農黑。
李東石這樣的基層官兵并不知道,被他們包圍的不是一支小部隊,而是越南陸軍第1211步兵師,整整1余敵人!
參加戰斗的空降153總共不官兵。
戰斗打得非常艱難,天亮后連續發動了3次進攻,都被越軍打了回來。李東石的傘兵戰車就是在第三次進攻時被一枚迫擊炮炮彈砸中,當時他已經下車,沒來得及下車的官兵陣亡了2人,2受重傷,駕駛員玉廷是被李東石從車里拖出來的。
記者采訪的時候,空降153的3營已經減員一半以上!
隨著轟炸結束,李東石帶著3士兵沖出了掩體,利用還未散去的硝煙,迅速沖向越軍防線。他們必須用眼睛確定越軍火力點的準確位置,為旅級炮兵與到達班關農的第273的遠程炮兵提供目標方位信息。因
&nbs...-->>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