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的第一天,首都廣場。。。
全世界最大的廣場上,受邀前來參加國慶慶典的,來自全國各地、各行各業的數十萬軍民代表組成了人的海洋。沒有統一衣著、沒有鮮明標語,看上去有點凌亂。數十萬人臉上洋溢著同樣的表情、眼中閃爍著同樣的神態,驕傲與自豪、期待與自信。
城樓上,趙潤東走到了講臺后面。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是熱愛和平的民族,是最具有獻身精神與勇于奮斗的民族。”趙潤東的講話很有節奏,很有底氣。“經過七十年的努力發展與艱苦奮斗,中華民族的歷史翻到了新的一頁。在我們慶祝祖國華誕的時候,應該記住那些為了建立新中國、為了中華民族復興而鞠躬盡瘁、英勇捐軀的先烈,應該記住那些在保家衛國、抵抗外敵的戰斗中奮勇搏斗、無私奉獻的戰士,應該記住那些在建設祖國、共創美好家園的工作崗位上揮汗如雨、兢兢業業的勞動者。共和國是所有人民的祖國,是所有人民的家園。國際局勢風云變幻、世界格局動蕩不安,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艱辛而漫長。國家振興、民族復興,需要軍人、工人、農民、教師、醫生、科學家、學者、以及社會各界,所有中華民族的成員共同努力、共同奮斗。在我們慶祝祖國華誕的時候,不要忘記歷史給予我們的偉大使命,不要忘記民族寄予我們的偉大職責……”
廣場上鴉雀無聲,數十萬軍民聚精會神,全神貫注的聽著元首的講話。
閱兵儀式開始,走在最前面地是三軍儀仗隊。
共和國近1億百姓在電視機前收看了國慶慶典活動。
緊隨三軍儀仗隊的不是陸軍學院方隊,而是高舉空降兵軍旗、身著高原迷彩服地空降兵方隊。
“現在走來的是由參加了‘老撾平叛戰爭’與‘越南平叛戰爭’的空降15軍與空降16軍組成的空降兵方隊。在兩次赴外作戰中,空降兵不但是我軍的尖刀部隊,還在戰斗中表現出了無與倫比地勇氣與毅力,在農黑戰斗中,空降15軍某部創造了在二十四小時內殲滅五倍于己敵人的驚人戰績……”
電視臺的主持人進行解說地時候,觀眾認出了走在最前面的領隊。
就是那個“訓斥”了戰地記者。義無返顧地沖入硝煙彌漫戰場地空降兵。對。就是那個叫李東石地班長!
與幾個月前相比。李東石發生了很大變化。
現在。他不再是空降153旅3營3連3排3班班長。而是營軍士長。懂得共和銜標志地觀眾都看了出來。李東石肩膀上多了幾條與軍官不一樣地“杠杠”。那是高級軍士長地標示。
更顯著地是。李東石胸前佩帶著3枚勛章。
緊隨空降兵方隊地是裝甲部隊地步兵方隊。
“現在走來地是參加過‘老平叛戰爭’與‘越南平叛戰爭’地第27軍某部組成地機械化步兵方隊。在兩次戰爭中。機械化步兵部隊擔負起了攻堅重任。在萊州地戰斗中。第27軍某部連續突破數道防線……”
主持人的講解很有漏點,觀眾卻更加關注受閱軍人身上地勛章。
到此時,幾乎所有觀眾都發現,參加檢閱的官兵全是上過戰場的老兵,絕大部分官兵胸前都佩帶著亮閃閃的勛章。
跟在后面的還有陸軍裝甲兵方隊、陸軍快速反應部隊方隊、陸軍特種兵方隊、陸軍航空兵飛行員方隊,隨后是海軍艦隊官兵方隊、海軍陸戰隊方隊、海軍航空兵飛行員方隊、海軍潛艇官兵方隊,最后是空軍的飛行員方隊、地勤人員方隊。
無一例外,參加受閱的都是作戰部隊的官兵。
與1前的閱兵相比,隊伍走得不是那么整齊,官兵的高矮也不是那么一致,但是他們都是上過戰場的老兵,是經歷過血與火考驗的戰士。踏出的每一步都是那么有力,揮起的每一下都是那么自信。
軍隊的戰斗力不是看正步走得好不好,而是看戰斗打得好不好。
徒步方隊過后,車輛方隊上場,行駛在最前面的仍然是陸軍的主戰坦克。
與1前的閱兵相比,車輛方隊的變化也很大。當觀眾發現所有主戰坦克都保持了從戰場上回來的樣子時,不免得暗自驚嘆,國家難道沒錢為坦克重新刷一遍油漆嗎?
不是沒錢,而是特意保持了戰斗結束時的樣子。
行駛在最前面的那輛z99型主戰坦克炮塔后面有3根鞭狀天線,明顯是一輛營級指揮坦克。炮塔正面有2明顯的彈坑,表明該坦克在戰斗中曾經遭到敵人反坦克炮、或者反坦克導彈的打擊。
后面2z99型主戰坦克是連級指揮坦克,車體正面與炮塔正面
痕。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