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元首府西圃園書房,李存勛與劉曉賓沒有立即獲
參加會議的不止是軍情局幾個人,還有總參謀長彭茂邦、總理龐興龍、國防部長顧衛民與外交部長黃國巍。
會議開始,李存勛與劉曉賓才意識到,他們來錯了地方。
討論的重點話題基本上與情報無關,而是周邊局勢與共和國的對外政策。
6月初,村上貞正視察日本海陸空三軍,正式對外公布日本建軍目的,即所謂的“三綱要”。隨后,村上貞正親自為24新晉將領授銜,要求所有日本軍人牢記軍隊的義務與軍人的職責,為日本復興做出貢獻。
雖然算不上戰爭口號,但是日本對外擴張的意圖非常明顯。
村上貞正還未回到東京,韓國總統樸太玄就在青瓦臺總統府發表聲明,要求日本對“三綱要”與擴軍目的做出明確解釋,正視歷史與現實,不要破壞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共和國外交部也發表了類似的聲明。
讓人感到意外的是,反應最強烈的不是韓國與共和國,而是朝鮮。
6月7日,朝鮮國家元首金哲男在召見朝鮮人民軍高級將領時提到,朝鮮軍隊必須隨時做好應付外敵侵略的準備,在必要的時候給予敵人先發制人的毀滅性打擊。
因為朝鮮是“有核國家”。所以朝鮮地聲音頓時引起全世界媒體地高度關注。
早在2009年。朝鮮就進行了一次得到國際社會“承認”地地下核試驗。雖然事后證明。朝鮮在核試驗中引爆地是重達數十噸地核裝置。不是具有軍事價值地核彈頭。但是朝鮮成功進行核試驗之后。對半島與東北亞局勢仍然產生了巨大地影響。
軍政府上臺之前。日本多次揚言要發展核武器。以應對朝鮮地威脅。
為了證明日本有發展核武器地能力。日本政府還讓卸任首相、科學家在各種非正式場合以私人身份對外宣布日本有能力在1個月之內造出原子彈。在3個月之內造出能夠用導彈或者戰斗機投擲地核彈頭。
不管事實如何。沒人懷日本研制核武器地能力。
日本擁有世界上最多地核電站。因為本土缺乏~礦。所以日本不但建造了大量增殖反應堆(重水反應堆。以貧~為原料。生產可以用作核電站燃料與核武器原料地~239)。還大量進口其他國家地“核廢料”。
軍政府上臺前,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核廢料”儲備國。
保守估計,日本的“核廢料”多達萬噸,足以制造上萬枚原子彈。
除了擁有數量驚人的原料之外,日本具備研制核武器所需的技術與工業基礎。日本地發電量位居世界第三,每年“富裕”的發電量足以支持數十萬臺離心機(離心機的耗電量非常驚人,而且制造原子彈的武器級需要至少數萬臺離心機)。日本早已掌握生產高純度~所需的粒子膜提純技術,生產80%濃度的“發電級”與生產濃度為95%以上的“武器級”~的技術難度相差不大。日本擁有先進的精密加工技術與電子技術,可以用計算機進行模擬核試驗,完成核武器地設計工作。
對日本來說,擁有核武器的難題不是技術與工業基礎,而是法律。
軍政府上臺后,阻礙日本擁有核武器的法律障礙成了擺設。只要日本愿意,隨便找個“合適”的理由,就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制造出數十枚,甚至數百枚原子彈!
朝鮮揚言“先發制人的毀滅性打擊”,就成了日本發展核武器的充分理由。
“眾多跡象表明,日本很有可能在年內宣布成為有核國家。”顧衛民的神色非常憂慮,“從已經掌握的情報來看,日本正在秘密研制核武器。五月份,日本的用電量比四月份增長了百分之一點二,實際工業產值卻下降了百分之二。
這還是日本政府公布地數據,據我們掌握的數據,日本五月份地實際用電量增加了百分之三,工業產值卻下降了百分之四。巨大的用電差額表明日本正在提煉武器級別的濃縮~或者濃縮~。運載工具方面,日本不存在任何問題。日本擁有發射運載火箭的能力,數個月之內就能研制出射程超過五千千米的洲際彈道導彈。以日本地電子技術,將現役作戰飛機作為核武器的運載工具也不是沒有可能。另外,長崎與神戶造船廠地封閉廠房完成了航母建造工作之后,并沒有建造新的航母,而是在建造大型潛艇。這些跡象都表明,日本不但在研制核武器,還準備一次性擁有‘三位一體’地核打擊能力!”
聽到國防部長的話,李存勛與
都朝潘云生看了過去。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