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日本是“綏靖政策”的受益者,但是村上貞正沒有。。。
“綏靖政策”是大國為了自身利益,在特定時間、特定事件中采取的退讓、妥協與默認態度。“綏靖政策”的前提條件是,大國的根本利益沒有受到損害與威脅。只要超過這個底線,大國的態度就會立即發生轉變。
歷史上,最有名的“綏靖政策”當屬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美英法蘇對德意日法西斯國家對外擴張行動采取的姑息、縱容、不惜犧牲他國領土主權、乃至本國利益,滿足法西斯侵略者的,以圖芶且偷安的政策。
與歷史相比,當前的一幕是何其相似。
村上貞正非常清楚日本的未來。走好每一步,日本能走得非常“遠”,但是不表示能夠一直“安然無恙”的走下去。只要日本踏出“最后一步”,對中國、或者對美國的國家利益與國家安全構成致命威脅,迫使中國、或者美國采用“最后手段”,戰爭就會爆發,日本就將面臨生死存亡的考驗。
哪一步才是“最后一步”?
普通人看不出來,精明的政治家卻能看得非常清楚。
關鍵的“最后一步”就是日本能否以最快的速度、在中國與美國做出反應之前,擁有對任何國家都能構成致命威脅的戰略威懾能力。在此之前,不管日本做什么,中國與美國都會“袖手旁觀”。
日本的國情比較特殊,無法像中美俄那樣建立“三位一體”的戰略打擊力量。
日本本土面積不到38萬平方千米,人口密度高達每平方千米320人,不但缺乏部署陸基戰略彈道導彈的空間,還會“綁架”12本人。即便大國非常克制,不對日本全境實施戰略核報復,僅對戰略彈道導彈基地與部署陣地進行核打擊,日本也將成為“不毛之”,大和民族子民成為戰爭的直接犧牲品。
對日本來說。最理想地選擇是戰略轟炸機與戰略核潛艇。
相對而言。前者不但生存能力與突防能力不佳。還存在研制難度大、投入巨大、需要本土基地等等弊端。最重要地是。日本與共和國相距不到1千米。所有空軍基地都在共和國地戰斗機、短程彈道導彈與巡航導彈地打擊范圍之內。即便戰略轟炸機在戰爭爆發前升空執勤。能否在戰爭中發揮作用都存在問。
對日本來說。理想地戰略武器運載平臺就是核潛艇。
戰略核潛艇地生存能力、隱蔽性與運載能力遠遠超過戰略轟炸機。
日本是島嶼國家。面向廣袤地太平洋。戰略核潛艇出航不受任何限制。最重要地是。日本可以將戰略核潛艇基地建在遠離共和國戰術力量打擊范圍、又在日本戰術空軍掩護范圍之內地外島。比如硫黃列島、大東諸島與小蒞原群島中地某座大型島嶼。
從一開始。村上貞正就將戰略核潛艇放在了與核武器等同地高度。
數年來,村上貞正全力協調各項工程的進度,力爭“戰略核潛艇系統”(真正具備戰略威懾能力的戰略核潛艇需要包括超長波/甚長波電臺通信系統、衛星通信系統、戰略空中指揮系統、戰略導航系統等等輔助系統的支持與配合)一次性建成。
整套系統中,潛射戰略彈道導彈無是重中之重。
雖然日本的科技實力非常雄厚,工業基礎非常發達,但是包括美國、俄羅斯、共和國在內地核大國,研制潛射戰略彈道導彈時都遇到了很多問題,英國建造“前衛”級戰略核潛艇時,甚至沒有自行研制潛射戰略彈道導彈,為潛艇配備了從美國引進的“三叉導彈。
科學技術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意識形態起到的推動作用微乎其微。
立項的時候,日本的科學家與工程師嚴重低估了潛射戰略彈道導彈的技術難度,沒有意識到潛射戰略彈道導彈與陸基彈道導彈存在巨大差別,反而認為將陸基機動式彈道導彈移植到核潛艇上是一件非常容易地事情。
11月17日,日本試射了第一枚zx--1彈道導彈。
因為zx-11以x--1為原形、兩者非常相似,所以共和國與美國的偵察衛星沒能發現日本試射的是一枚潛射彈道導彈。
試射沒有成功,導彈升空后不到30,穩定系統出現故障,隨后墜海自毀。
2天后,日本試射了第二枚zx-11。雖然仍然以失敗告終,但是結果稍微好一點,導彈的一級火箭發動機與二級火箭發動機成功分離,只是二級火箭發動機沒能順利點火,導彈在墜落時燒毀。
到11月底,日本又試射了2枚zx-11,全部以失敗告終。
雖然設計導彈的工程師發誓在年內解決所有問題,但是村上貞正已經意識到了“問題”。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