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學長像防賊的看著自己干嘛。
“原來是學弟,我是大三的,我叫謝天志,我一直研究怎么提高小麥的產量,但是做實驗也才一年多,沒什么成效。”說完不好意思的撓撓頭。
林天聽后也不覺得奇怪,如果一兩年就出成果。
全國人民也不用挨餓了。
而且培育良種,就是將具有不同優勢的麥種雜交培育出來。
例如將高產的麥種和抗倒伏的麥種雜交,培育出既高產又抗倒伏的優良品種。
當然這不是一次就能成功。
還得培育二代、三代,直到性狀穩定。
有些一代是高產,二代就會出現返祖現象。
出現既不高產,又不倒伏的情況。
現實世界里又沒有時間加速器,就算理論上可行,實際上也要需要把麥種種下去,花上一年兩年的時間,等待一個結果。
如果結果不如意,還得推翻重來。
雖然小麥能種兩季,但是冬小麥的產量會更高,品質也更好一些。
但最終判斷麥種是不是良種,得看一整年的收成。
所以培育良種就是一件很耗費時間精力的事。
“對了,學長,剛收獲的春小麥畝產是多少?”林天問道。
“畝產三百斤不到。”謝天志說完這個畝產更不好意思了。
他的仔細照顧看來沒起任何作用。
畝產還是低。
林天聽到這個預料之中的畝產。
果然如此,畝產沒啥太大的提高。
就算有人精心照料,也改變不了產量低這個問題。
林天也沒想在這里和學長討論雜交理論。
現在這個年代,其實已經有不少有識之士走在這條道路上。
他也不是要搶別人的風頭,只是他的空間農場能讓良種更快的面世。
“學長,你這批麥種能給我一點嗎?不需要很多,給我三斤就成。”林天說道。
他打算先在自己的空間農場里培育出二代、甚至是三代的麥種。
到時候他再直接種在試驗田。
自己的麥田肯定比別人高產,但是只要不是太夸張都能蒙混過關。
謝天志看了眼林天,最后還是把麥種給了他。
反正他也用不上了。
林天總不至于把麥種磨成面粉吃了吧。
三斤小麥出兩斤半的面粉,做成饅頭兩三天就吃完了。
“你打算干什么?”謝天志忍不住問道。
“我打算自己拿回家種,我家院子有塊地,我干活利索點,冬小麥還能來得急。”林天胡謅道。
謝天志想了想,三斤的麥種,如果在貧瘠的土地上,剛好能管七八十平米的地。
很多家里人的院子也差不多這么大。
而且自己這個學弟看著就是對小麥的培育有著濃厚的興趣。
“要不要我指導指導你怎么種小麥?”謝天志問道。
林天笑著拒絕道:“不用,我家就是種地的,種小麥都是小事一樁。”
他沒打算真種在院子里,謝天志過來指導什么。
“行吧,有什么問題就過來找我。”謝天志說道。</p>